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蓝星倾覆:我不玩游戏全球恐慌 > 第734章 第二文明

第734章 第二文明(1/2)

    一天后,探测器采集到足够精准的数据,经过计算,广播信号发射源在蓝星航向正前方,大约3.3光年处。

    知道了距离,以及广播信号的强度,就可以大致反推出共享者文明大体的舰队规模。

    再加上共享者文明技术资源包,侧面透露出的科技水准,人类大概判断出,双方其实也就半斤八两。

    对事物的理解程度,理论体系,还在同一层次。

    只是共享者文明成长的时间够久,理论技术应用到现实的更多。

    假如共享者文明足够强大,比如更强的能源获取方式,又或者更好的太空航行技术,就不会停在3.3光年外。

    而是直接驻扎17光年外的天象-b。

    一个星系,资源肯定足够丰富,适合文明的发展。

    “战略上,我们可以松口气,共享者文明并非高级文明,但战术上绝对不能松懈。”

    领导发话。

    原因非常简单,共享者文明正在蓝星正前方3.3光年处。

    三年后,对方就能直接看到蓝星。

    按照经典物理学方式计算,蓝星将在约13.4年后与共享者文明相遇。

    当然,这是不考虑蓝星加速的情况。

    到了24.6%的光速,加速度已经变得极其微小,忽略不计。

    但是按照广义相对论,时间膨胀理论,计算上洛伦兹因子,实际时间约为13年。

    “共享者文明为何等在航道正前方?”

    一位科学家提出疑惑。

    “方便与流浪文明交流,进行人口转移?”

    “不,不太现实,我们的速度太高了,根本就办不到,即使我们现在就发射一艘殖民飞船,没有李前的帮助,减速到低于1%光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

    “李前肯定是超常规的,别的流浪文明必定没这种便利。”

    科学家有着一些疑虑,却不太能解释清楚。

    因而军方难就此做一些推测。

    “三年后共享者才会看到了,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发送信息,尝试与对方沟通。

    我们的信息会和我们的影像差不多时间到达。”

    “可以发送探测器,提前侦查共享者文明,他们绝对想不到,以我们的科技水平,蓝星的速度,还能加速向前发送质量。”

    又有一名科学家脑洞大开,加以改进:

    “我们发射探测器,通信方式已然是电磁波,有被截获发现的可能,并且电磁波传递需要时间。

    但是李前的永恒之树,配合隐秘之弦的信息传递是即时的!”

    对于超凡,永恒之树这种颠覆广义相对论、物体体系的非常规玩意儿,科学家们抓破头皮也弄不明白。

    信息超光速了啊!

    因果、逻辑都可能会被颠覆。

    然而,黑箱是黑箱,神秘归神秘,该用还得用。

    科学家短暂讨论,基本确定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唯一难点在于李前的时间安排。

    根据中心的说法,李前正在雾气空间进行非常重要的尝试,轻易不能脱离。

    “这件事情可以现在就准备,建造飞船,人员筛选,以及最后如何将该宇航员回收,最好做到万无一失。

    李前那边的时间,中心会去沟通,必要时刻这不失为杀手锏。

    提前高效的掌握对方动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大会上,最终拍板。

    有人驾驶探测飞船可以搞,风险比较高,比如李前加速时,宇航员需要承受较大的加速度。

    任务期间也有可能被发现。

    任务所需要的雷达、望远镜观测设备,更会占据飞船仅有的载重,导致减速、机动燃料减少,回收是个难题。

    当然,这些难题都是对于一般文明而言。

    人类有着数目众多,上限极高的超进化者,生命力强悍。

    足以较长时间不吃不喝,更多的携带燃料。

    其次,即使最后飞船航线与蓝星偏移,只要不是非常离谱,苏想或者李前都能将之捞回。

    除此之外,这也是个实验,探究宇宙奥秘的好机会。

    须知,蓝星已经受到广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影响。

    一个以极高速度远离蓝星的目标,可以作为参考系,收集基础理论相关的数据。

    基础理论的进步与完善,才是科技发展,文明繁荣的根本,是通往高等文明的基石。

    早年间,就有人提出,利用李前的永恒之树相关特性,进行试验。

    那还是在天象事件之前。

    天象事件后蓝星速度暴增,且社会资源重心开始偏向幻象空间。

    李前的时间根本不够分配。

    人类如火如荼的准备着。

    结束高维航行的第七天,一道强劲的电磁波风暴突如其来,横扫蓝星,地表近半的,缺少电磁防护手段的网络、电路瘫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