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869章 终于要栽一个万劫不复的大跟头了

第869章 终于要栽一个万劫不复的大跟头了(1/2)

    意味着他朱元璋,将成为真正意义上,掌控一切的神!

    “此物……此物现在何处?”

    朱元璋明亮的眼睛嗖的一下盯了过来。

    陆知白如实回答:“在科学院里,做出了几台雏形。”

    他自然晓得皇帝会激动,神色不变,继续说道:“只是,此物尚有极大的不足之处……”

    “哦?”

    朱元璋眼中精光爆射。

    反倒是更有兴趣了。

    “讲!”

    “眼下,铜线铺设不过几里,讯息便会衰弱不辨,通过这两年的研究和加强,使得信号可传十里。

    若想要通达千里,沿途须遍设‘中继之站’,将讯息接力传递……”

    陆知白的声音很平静。

    “这其中耗费的铜料、人力、物力,将是一个天文之数。”

    “且传递的消息,乃是一套特殊编码,需专人学习、专人翻译,并非人人可用……”

    听到这话,朱元璋那颗几乎要跳出胸膛的心,反而安定了下来。

    要花钱?要费力?

    需要铜线,需要编码,需要专人……

    这就好。

    这就对了!

    这说明这不是什么鬼神之术,而是一项可以被他牢牢控制的工程!

    另外。

    连朝廷都觉得花销大的话。

    民间,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哪怕这技术,落入贼人手中,应用范围也有限。

    “好!”

    “好!”

    “好!”

    朱元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猛地一拍御案,发出的巨响让朱标都面色一凝。

    “此事,列为大明最高机密!”

    皇帝的声音,斩钉截铁。

    “你全权负责!费用,从内库里出!”

    “但有一条!”

    朱元璋的眼神变得无比凶狠。

    “此事若泄露半个字,无论亲疏贵贱,夷三族!”

    陆知白深深一揖。

    “儿臣,遵旨。”

    朱元璋盯着陆知白,看了许久许久。

    脸上的怒气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到了极点的神情。

    他忽然咧嘴笑了。

    笑容令人心里直发毛。

    “你小子。”

    老朱指着陆知白的鼻子。

    “每次都给咱捅个天大的篓子,然后又能从袖子里掏出个天大的宝贝来堵咱的嘴。”

    他话锋一转,带上了不容拒绝的命令。

    “这电报机,你给咱抓紧了研究,怎么成本低,效果又好,再择地实验一番!”

    “还有!”

    “科举这档子事,还没完!那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还没揪干净!”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

    “你不是能耐吗?”

    “让你在栖霞待着,总不能什么东西都没钓上来吧?”

    陆知白抬起头,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再一次,郑重地躬身行礼。

    “儿臣……领旨。”

    “去种你的田吧!”

    老朱摆了摆手。

    让这家伙赶紧回去做诱饵,才是他此番想说的。

    ……

    吏部衙署,灯火通明。

    值房之内,空气却死一般沉寂,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偏偏在这份压抑中,又混杂着一丝病态的、扭曲的兴奋。

    吏部尚书詹徽端坐主位,面色阴沉如水。

    但在他眼底的最深处,却藏着一抹几乎要溢出来的快意。

    他身旁,几位心腹官员正压低了声音议论着,言语间,满是对科举骚乱的“忧心忡忡”。

    “东长安门血流成河,数千举子冲击皇城!这在我大明开国以来,简直闻所未闻!”

    “主考官刘三吾,难辞其咎!竟将那种悖逆之论列为‘策论第一’,斯文扫地,国之不幸啊!”

    “刘三吾算什么?”

    詹徽终于开了口,声音冰冷,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

    他轻轻摩挲着袖中那份早已拟好的奏章草稿,字字句句,都淬着剧毒。

    “他不过是广智侯手上的一把刀罢了。”

    “真正该问罪的,是那个始作俑者!”

    众人瞬间心领神会,气氛顿时热切起来。

    “尚书大人所言极是!”一名侍郎立刻凑趣道,“那陆知白,蛊惑学生,非议海禁国策,如今酿成这滔天大祸!陛下就算再如何宠信他,这一次,也断然没有回护的道理了!”

    詹徽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他已经想好了。

    明日早朝,他就要第一个站出来,字字泣血,痛陈利害。

    先弹劾刘三吾,再将所有罪责,如同一张天罗地网,尽数扣在陆知白的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