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826章 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826章 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1/2)

    第二天上午。

    工部衙门。

    寒风从窗户缝里灌进来。

    屋里的气氛,比正月底的寒风还要冷。

    工部尚书徐本,一张老脸拉得老长,死死盯着墙上那幅巨大的运河舆图。

    那眼神,像是要用眼光把舆图给点着了。

    “尚书大人,这……这可怎么办啊?”

    一个主事都快哭了。

    “从元末到现在,河道堵了多少年,堤坝坏了多少处,这哪是说通就能通的?”

    “勘探、画图、算钱、调人……哪一样不要钱?哪一样不要命?”

    堂下。

    几个侍郎、郎中唉声叹气,愁得直薅自己本就不多的头发。

    角落里,陆知白捧着一杯茶。

    茶快凉了,热气淡淡。

    他却像是没发觉,一脸严肃地盯着茶杯里的茶叶梗子,好像在研究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

    徐本眼角的余光,跟刀子似的,一下一下往他身上刮。

    这满屋子的人,谁不知道广智侯府上有那个叫什么“蒸汽清淤船”的宝贝?

    一天能清淤好几十里。

    可徐本不问。

    其他人,更是不敢提。

    终于。

    一个郎中实在扛不住这死一样的寂静,挪到陆知白身边,声音压得跟蚊子哼哼似的。

    “侯爷,您是皇上跟前的红人……”

    “您看疏通运河这事儿……”

    陆知白闻言,慢悠悠地抬起头。

    他脸上看不出半点发愁,反而是一种替国家大事操碎了心的沉重。

    他把茶杯往桌上轻轻一放,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唉。”

    这一声叹息,又长又沉,充满了“忠臣的无奈”和“我又能怎么办”。

    “还能怎么看?”

    “圣心已决。”

    陆知白的声音不大,却字字砸在众人心上。

    “我等做臣子的,除了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把差事办得稳妥周全,还能怎么样?”

    这话一出来,满屋子瞬间安静了。

    所有人都用一种果然如此的眼神看着他。

    你小子,果然是支持升北平为行在的吧。

    陆知白好像没看见大伙儿的眼神,反而自顾自站了起来,走到那巨大的舆图跟前。

    他伸出手指,在舆图上重重一点。

    那姿态,全是“我为朝廷分忧,我为万民着想”的真诚。

    “徐尚书,各位同僚!”

    “下官觉得,这事儿,快不得!”

    陆知白望着徐本,一脸严肃的开始了表态:“勘探!勘探是头等大事,一丁点都马虎不得!”

    徐本等人,微微一怔。

    愣了一下之后。

    一些老官僚,面面相觑。

    年轻些的,还在琢磨呢。

    陆知白站起身来,声音清越,接着说:

    “要我说,这勘探的队伍,得分成三拨!一拨专勘河道,一拨专查两岸堤坝,还有一拨,专看水文地质!不够就再多分几队。”

    “必须把每一寸河堤,每一块烂泥都记下来,画成图,来来回回地反复核对!”

    “至于章程嘛,那更要小心!宁可写得啰嗦点,也要把会勘、审批、复核的道道,全都写进去!”

    “这可是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工程,能有一点疏漏吗?将来要是出了岔子,掉脑袋的可是咱们自己!”

    这一通话,说得是慷慨激昂,义正辞严。

    徐本那双老眼,瞬间眯成了一条缝。

    这话一出,大家看他的眼神更怪了。

    好小子!

    不但不提他那可以清淤的铁疙瘩船。

    还主动过来给“拖字诀”添砖加瓦,定规矩,加流程?

    这是要把“拖”,拖成一门传世的学问啊!

    众人心里直犯嘀咕。

    是彻底看不懂陆知白的路数了。

    大家满脸都是古怪之色。

    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就在这时,一个刚调来工部不久的愣头青,大概是觉得抓住了表现的机会,忍不住开了口。

    “侯爷,下官斗胆……听闻您的科学院曾造出……”

    “住口!”

    徐本猛地一声轻咳,冷冷的目光一扫。

    那年轻官员吓得一哆嗦,后半截话直接咽回了肚子里。

    “哼!”

    徐本冷哼一声,凌厉的眼神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陆知白身上。

    “凡事,有利有弊!”

    “那铁疙瘩一天要吃掉多少煤?国库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吗?”

    “再说,运河水流那么慢,淤泥那么厚,如何冲沙?泥沙翻搅起来,过不多久,不又是沉底?那玩意儿未必好使!”

    徐本猛地拔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