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795章 回京,直接下诏狱,三司会审

第795章 回京,直接下诏狱,三司会审(1/2)

    还有一封,则是派最得力的亲信,星夜兼程,加急送往辽东盖州卫,交予自己的外甥,开平王常遇春之子常茂。

    信中言辞恳切到了极点,悔恨交加,将自己挪用军饷之事,轻描淡写为“一时糊涂,利令智昏,受了奸人蒙蔽”。

    他指望常茂看在亲姐姐、已故太子妃的颜面上,无论如何也要在太子和皇上面前,替他这个舅舅说上几句好话,助他渡过此劫。

    写罢,蓝玉将几封信用火漆封好,交给心腹亲兵。

    “星夜送出,不得有任何耽搁!”

    “记住,若是能侥幸见着太子殿下或是常家的人,务必将本侯如今的苦楚与悔恨,细细分说清楚!”

    “是,侯爷!”

    亲信领命,揣着信件,匆匆离去。

    蓝玉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风从窗缝中灌入,让他感到一丝寒冷。

    ……

    应天府,午门外。

    蓝玉的车驾在禁城巍峨的门楼前缓缓停下。

    他深吸了一口京城的空气。

    车帘掀开,蓝玉整了整身上的侯爵朝服。

    虽说这一路风尘仆仆,颇为狼狈,但到了这皇城根下,永昌侯的威仪不能丢。

    他心里还在盘算。

    皇爷这次生气,会怎么处置他呢?

    惩罚是免不了的。

    然而,自己这些年为大明立下的汗马功劳,桩桩件件,都是实打实的。

    蓝玉心中,终究还是存着一丝侥幸。

    “侯爷……”

    一旁的亲卫,低声唤道,声音紧张,手按在了军刀上。

    蓝玉抬头一看。

    午门前的情形,让他也是心头一沉——

    数十名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如雕塑般肃立在午门前的广场两侧。

    为首的,是一名面容冷峻的锦衣卫指挥佥事,眼神锐利如鹰。

    在这些锦衣卫身后,隐隐还有数百名京营士卒的身影!

    甲胄鲜明,手持长枪,将整个区域封锁得水泄不通。

    蓝玉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这阵仗,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那锦衣卫指挥佥事迈着沉稳的步伐,上前数步。

    他手中托着一卷黄绫圣旨。

    展开。

    “永昌侯蓝玉接旨!”

    声音冰冷,不带任何情绪。

    蓝玉脸色微变,下了马车,却未立即跪下。

    他盯着对方:“本侯在此,有何旨意?”

    指挥佥事面无表情地展开圣旨,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昌侯蓝玉,跋扈不臣,图谋不轨,罪证确凿。着即押赴诏狱,听候处置!钦此!”

    “轰!”

    诏狱?!

    这两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蓝玉的脑门上!

    他整个人都懵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所有的蓝家亲兵,也都双眼大睁,不可置信。

    那是什么地方?!

    人间炼狱!

    进去的人,十个有九个半都别想囫囵着出来!

    “什么?”蓝玉双目赤红,额上青筋暴起,握紧双拳。

    “咱要见皇爷!咱要面圣!咱是被冤枉的!”

    他平日在军中骄横跋扈惯了,此刻生死关头,那股悍勇之气彻底爆发出来。

    他怒吼一声:“咱是永昌侯!开国功臣!谁敢动咱!”

    竟是要伸手去夺那指挥佥事手中的圣旨。

    “拿下!”指挥佥事早有防备,厉喝一声,向后退了一步。

    周围的锦衣卫如狼似虎般扑了上来。

    “滚开!”蓝玉咆哮着,双臂一振,竟将扑上来的两名锦衣校尉震得踉跄后退。

    他虽未披甲,但常年征战的身手依旧矫健孔武。

    一时间,拳脚相加,竟有几分凶悍。

    蓝玉带来的十余名亲兵,原本还紧随车驾,此刻却被京营士卒迅速包围。

    “放下兵器!”京营指挥使一声厉喝,手中的长刀直指前方。

    “奉旨行事,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蓝玉的亲兵们手按刀柄,面色发白。

    他们是永昌侯的亲卫,平日里也算精锐。

    但面对这黑压压的京营大军,以及那森然的锦衣卫。

    背后,仿佛看到了皇帝那阴冷的目光……

    他们感到一股从骨子里透出的寒意。

    “放下!”京营士卒毫不留情,长枪指向他们的胸口。

    “抗旨不遵,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不久之后。

    兵器铿锵落地,发出刺耳的声响。

    一柄柄佩刀,一张张弓弩,被京营士卒迅速收缴。

    亲兵们被强行隔开,推搡到一旁。

    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