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 第908章 崂山V神鳌

第908章 崂山V神鳌(2/3)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歌声清脆悠扬,如同洞箫中吹出的音响。歌唱完了,她轻盈旋转而上,一跃登上了桌子。大家正惊奇地注视着,那仙女已还原成一只筷子。

    崂山道士和客人大笑起来。

    又有一位客人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惜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道友到月宫为我饯行,可好?”

    于是三人移动酒席,渐渐进入月中。

    众徒弟看三人坐在月光中饮酒,连胡须眉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如同镜中的人影一样,无不艳羡。

    明月西沉,夜色渐暗。

    有一个门徒点上蜡进屋,却只见崂山道士一个人独坐桌旁,客不见踪影,桌上残羹剩菜还在。

    回头再看墙上月亮,只是一张如同镜子大小的圆纸而已。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可见崂山道士道法不浅。

    崂山道术源远流长,比较接地气的还有崂山道士张飞飞的传说。

    张飞飞精通千年崂山道术,可以和自然界的万物进行心灵沟通,拥有呼风唤雨、移山填海、瞬间穿越千里之遥等神奇本领。

    有一天,崂山附近的村庄发生了严重旱灾,庄稼凋零,家园荒芜。

    村民们奔赴崂山求助,张飞飞深感他们的苦难,施展道术呼风唤雨,让村庄恢复了生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张飞飞还在村庄里设立道教学院,教授孩子们道教智慧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修养,帮助村庄逐渐走出贫困。

    崂山道教一脉,修炼并非闭门独修,而是结合“济世利人”,比如李圆忠等道士在抗战中参与救亡,体现“道在人间”的理念;

    部分道士通过开设道院、传授智慧、行医救人等方式,将修炼成果转化为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从古至今崂山道教一直奉行“出世修炼”与“入世践行”的结合。

    崂山道士在民间有有着诸多的传说异闻,比如驱鬼捉妖,镇压僵尸等等。

    而在抗战时期,很多崂山道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力退外敌之后,又回到道观,穿上道衣,为天下生民祈福。

    反正,自从听了李圆忠等崂山道士们在抗战中参与救亡的事迹,苏小丫就对道观有了新的认知,对于道之典籍也多了些期待。

    所以,苏小丫可是把道家典籍都买回家认认真真拜读过的,包括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庄子》),还有《阴符经》、《文始经》、《黄庭经》、《太平经》、《抱朴子内篇》、《周易参同契》、《悟真篇》……

    一饮一啄,皆是前缘。

    这些典籍倒是让苏小丫修炼时,更加容易领悟精髓,也算是事半功倍吧。所以说,世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天才,无非是厚积薄发,勤学苦练罢了。

    苏小丫是真的这样想的,却不知道她要是出去这样说,是真的会被人打死的。

    只能说,天才也需要勤奋。

    不过,苏小丫如今更好奇的是,在蓝星历史上,神鳌始终没能化形重修,而崂山道观也一直都在。所以,是道家一直坚持,从未放弃过吧!

    人族,作为百灵之长,能够被天道偏爱,自然不是无缘无故的。

    苏小丫对于崂山道教的修炼法门还是挺好奇的。如果自己猜测为真,崂山道士可都是大乘期修士的徒子徒孙,而且还不止出了一个两个大乘期修士呢。

    “一一一,帮我查阅一下崂山派道教的修炼法门。”这个时候,自然还是找系统一一一来的最快啦。

    系统一一一也没让苏小丫失望,快速调出资料,直接兑换给了苏小丫。

    呃!

    苏小丫有点目瞪口呆,系统一一一现在这么智能了吗?

    看到苏小丫傻乎乎的模样,系统一一一忍不住偷着乐,苏小丫早就将权限交给了系统残魂,只不过残魂消失后,系统一一一一直没有使用这份特权罢了。

    他更喜欢跟苏小丫互动,这样才不会让他觉得冷冰冰的像个“机器”。虽然,他其实也属于“机器”,只不过是拥有高级智慧的“机器”。

    苏小丫也只傻了一会会,就开始阅读系统一一一给他提取的资料:

    崂山道教注重“性命双修”,常在山洞、峰顶等清幽之地静修,吸收自然灵气。

    修“性”,指的是修炼精神、心性、道德,强调通过诵经、静思、持戒等提升内心境界,追求澄心净虑、明心见性;

    修“命”,指的是修炼身体、气血、元气,通过内丹术、气功、导引术等调理身体,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比如匡常修道长传授的“先天气功”就属于此类。

    崂山本就山海相连、常年云雾缭绕,崂山道士们通常以山林为“修炼场”,主张“道法自然”,通过亲近山水、观察自然,从而感悟道的规律。

    所以,人族一直在回报救世的神鳌,哪怕牺牲了一代又一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