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说这话的还是谢砚舟,谢氏太子爷总没必要骗人吧?
所以这话里的真假,便被听者直接判定为真。
而此话一出,不仅江大流,连赵刚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谢砚舟笑着解释。
“因为跟妙妙在学校是很好的朋友,所以知道她的老家在屏兰县。
她跟我说这里民风特别淳朴,还有很多特色小吃,比如 糖炒栗子,昨天还抽空去给我邮寄了一大包。
而我原本在都城那边负责的几个项目正巧刚结束,我父亲为了怕我荒废,就给我推荐了几个县城让我试试再做个项目。
屏兰县正巧在选择范围内,我便选了这里做调研。
事情确实是有点太巧合了,原本我还想着调研结束后,找机会去拜访下妙妙的家人,没想到今天就先遇到您了。
姥姥的身体好些了吗?”
谢燕舟这番话依旧说的半真半假,既提到了 “因妙妙选屏兰” 的私心,又用 “想拜访家人” 的晚辈姿态包装,既显得对妙妙重视,又不会让江大流觉得 “唐突”。
最主要的是最后一句话,妙妙的姥姥才是关键,不是亲近的人,哪里会知道妙妙这些事情呢?
从这句话说出来后,便意味着谢砚舟跟妙妙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江大流听了心里暖暖的,一时间感动非常。
说话间,竟然也拍上了谢砚舟的肩膀。
“我岳母已经好多了,谢谢你的挂心啊。
不过这有啥拜访不拜访的!
你今晚就跟我回家,我让你阿姨做几个屏兰特色菜给你吃,你阿姨跟我之前就一直想要当面谢谢你。
若非你给妙妙那孩子教课互帮互助,妙妙也不能从年级50到现在的年级30名了。
这才半年啊,砚舟啊,你可真是我们家的贵人啊。
这回你还选了我们屏兰这边做调研,别的啥也不说了,叔谢谢你!”
谢砚舟没想到事情这么的顺利,原本他还要再说些话,引得岳父把自己带回家的。
谁曾想,岳父的性格倒是没想象中的沉稳,带着点屏兰特有的豪爽。
谢砚舟压着心里的激动,一副想去却又怕打搅的表情。
“江叔,这会不会不太好?
会不会打扰阿姨和妙妙?
主要是听说姥姥还受伤了,我怕我这突然上门,打扰到你们。”
他要的就是 “江大流主动邀请”,而非自己 “刻意要求”,这样才能让后续见面更自然。
甚至,谢砚舟还有意模糊了江大流对自己邀请的时间,将原本对方说的晚上直接模糊成了中午,或者说一会儿。
江大流摆摆手,语气笃定。
“不打扰!虽然你比我小很多,但我觉得我们一定是莫逆之交啊。
以后让妙妙那孩子叫你叔,对叔就得尊敬点。”
很好,江大流现在是彻底醉的晕菜了。
而听了岳父要跟自己做兄弟的话,谢砚舟的表情也在此刻僵成了木雕。
谁要做妙妙的叔,谁要做自己岳父的莫逆之交啊?
赵刚也不明白怎么给都城来的小谢总办的接风宴变成了这样。
但,好像两个当事人都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甚至江大流都已经拿起了手机,准备跟媳妇说下这个好消息了。
“江叔叔您别着急,咱们吃完饭再回去也不迟,别耽误阿姨做饭。”
谢砚舟刻意放缓节奏,既显得体贴,又给了自己 “整理心情” 的时间 。
没想到自己模拟了这么多次两个人见面的偶遇,却都用在了未来岳父的身上.......
但,那又如何呢?
他终于能名正言顺地见到妙妙了!
直到看到小谢总那笑的跟不要钱一样的笑容,一旁的赵刚从熟悉到灵光一闪。
当年他娶媳妇的时候,好像对岳父也笑的跟不要似的。
所以,这位谢氏太子爷, “调研” 是假,这分明是来 “追同桌” 的吧!
不过他也聪明,没点破,只笑着附和。
“这可真是缘分!小谢总,以后您可要常来屏兰县啊!”
谢砚舟笑着道谢,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窗外 —— 御园小区的方向隐约可见。
步行甚至用不了五分钟。
一会他就可以送岳父回家,顺便拜访妙妙了。
想到这里,他又跟钱特助发了信息,让他着人去采买点保养品以及烟酒,一会他去江家,让钱特助给送家门口。
他知道,这场 “以缘分为名” 的接近,已经完美落地。
而此时的妙妙,还在帮妈妈整理年货,完全没料到,自己的学习搭子不仅来了屏兰县,还通过一场 “巧合” 的酒局,成了爸爸眼里 “必须带回家的晚辈”.......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