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军师的精心部署,军师庞宏和许仪、曹肇两位将军统领着五万人马,进入营寨后便如猎犬般全力搜寻老对手骨力干。
此时的骨力干,正挥舞着手中沉重的兵器,率军保护着大汗轲比能,如惊弓之鸟般向营寨的后门退去,妄图从后门撤离营寨,溃逃而去。
许仪眼尖,他那锐利的目光在混乱的战场上扫视着,突然望见了骨力干的身影。他猛地抬手指向后门方向,对着身旁的曹肇大声喊道:“曹将军,看,后门方向不是骨力干是谁?”
曹肇顺着许仪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瞅见了骨力干,他正气势汹汹地率军保护着大汗轲比能,朝着营寨的后门猛冲过去。
军师庞宏冲二人点点头,沉稳地说道:“你俩赶紧率军去追赶,我与丞相在一起,不用管我。”
许仪和曹肇闻言,冲庞宏点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随即率军向后门方向疾奔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弥漫开来。
骨力干和亲卫队保护着轲比能冲出后门后,发现外面静悄悄的,竟并无人马围追堵截。骨力干大喜过望,脸上露出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与轲比能相视一笑,仿佛看到了逃脱的希望,随即便率军疾奔而去。
然而,没跑出多远,突然一阵急促的梆子响打破了这份宁静,仿佛是死神的召唤。
从左右两侧杀出两支伏兵,如两堵黑色的墙,拦住了骨力干和轲比能的去路。左侧的伏兵正是程武和杨嚣二将率领的五万兵马,右侧的伏兵则是于圭和华表二将率领的五万兵马。
在兵马的前面,两百架诸葛连弩整齐排列,弩箭已经上弦,闪烁着寒光,就等一声令下,就要发射,那肃杀之气让人不寒而栗。
程武大喝一声,声如洪钟:“哪里走?丞相早已料定你们会从营寨的后门撤离,安排我们在此等候多时了,还不赶紧下马束手就擒?”
骨力干和轲比能闻言大吃一惊,两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不约而同地想到退回营寨,从其它方向撤退。
两人连忙向身后营寨的方向望去,只见许仪和曹肇二将率领麾下五万人马如旋风般冲了过来。
后有追兵,前有阻拦,骨力干自思不是汉军的对手,但大汗轲比能没下投降的命令,骨力干也不敢自作主张投降汉军。
于是骨力干硬着头皮,咬着牙喊道:“兄弟们,我们跟汉军拼了!”说罢正欲率军与汉军全力厮杀,那决绝的神情仿佛要将生死置之度外。
“且慢!骨力干,事已至此,再战下去,不过是白白牺牲将士们的性命,最终还是逃不脱被生擒活捉的结局,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就此投降吧!”轲比能长叹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疲惫,对骨力干说道。
大汗发了话,骨力干只好放下兵器投降,其余将士也只好跟随着主将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许仪和曹肇见状大喜,两人拍马上前,许仪动作麻利地将轲比能五花大绑,曹肇也将骨力干五花大绑,随后押着去见丞相诸葛亮。
刺史杜恕和典满、曹震两位将军率领五万人马进入营寨后,全力搜寻老对手匈奴首领于夫罗。
于夫罗瞅见骨力干保护着大汗向后门撤去,他不愿意跟随他们一起去后门,想另辟蹊径,于是率领麾下的兵马向营寨的左侧疾奔而去。
典满眼疾手快,发现了于夫罗的行踪,立即告诉了刺史杜恕和曹震。三人率领麾下的兵马尾随着于夫罗向营寨左侧冲去。他们心里清楚,营寨的左侧外面丞相早已埋伏了兵马,于夫罗此次必定难以逃脱。
果然,于夫罗的人马冲出营寨后不久,伏兵杀出,正是埋伏在左侧的毋丘俭和乐綝二将率领的兵马。
于夫罗一愣,见有伏兵,且人马与自己相当,为了逃命,只好下令硬冲。匈奴骑兵挥舞着弯刀,在于夫罗带领下,如饿狼般向伏兵冲杀而去。
毋丘俭和乐綝二将冷笑一声,他们早有准备。前面是一百架诸葛连弩,中间是一万弓箭手,后面是重装步兵和骑兵。
瞅见匈奴的人马冲杀过来,毋丘俭一声令下,诸葛连弩发射的弩箭如雨点般射向于夫罗,冲在前面的匈奴骑兵纷纷中箭落马,惨叫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夜空中。
后面的匈奴骑兵继续向前冲锋,眼看就要进入弓箭的射程范围内,乐綝一声令下,重装步兵手持盾牌护卫着弓箭手,弓箭手纷纷向疾奔而来的匈奴骑兵发射箭矢,许多匈奴骑兵中箭倒地,战马也有很多中箭受伤的,战场上一片混乱。
匈奴骑兵也边向前冲锋边发动骑射,箭矢如暴雨般向汉军倾泻而去。由于有盾牌的保护,中箭倒地的汉军士卒并不多。
这时刺史杜恕和典满、曹震两位将军的人马也已经从后面追了上来,前后一夹攻,匈奴骑兵死伤惨重。
于夫罗见势不妙,担心全军覆没,于是立即下令放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