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派到别处去了,领导们又不可能来,所以只好派我来了,结果我一个干技术的还要过来管材料的事,也真的是扯淡。”
李祥没想到试探这么顺利,几句话就问出来了,看来这个所谓的徐总也不是什么大官,情况跟自己差不多。
话题也就由此展开了,两个人一边看着工人装,装好了用吊秤称一下,在本子上计数,然后再继续装,中间夹着两人不间断的聊天,李祥也摸清了一些情况。
蓝天也是中建的,但是跟徐总不是一个局的,两者相差还挺大的。这个工地本来是中建拿下来的,刚开始干的时候情况确实还可以,但是后来钢筋价格飞涨,其他材料的价格波动也很大,中建就找到业主要对材料价格进行调差,可业主拒绝了,这样材料的价差风险全部要中建来承担,干的越多亏得越多,中建进行测算后果断放弃了这个项目。在中建停工之后,业主其实又找了两家单位来干,但是那两家来看了工地又简单谈了谈之后都没有后话了,李祥所在的公司都是第三家了,也终于成功接盘了。
“我听说是业主做了一些让步,承认了可以对材料进行调差,但是调差的条件也比较苛刻,就这样你们公司也答应干,我还真的是不理解,要说起来房建的利润很透明,就那几个点,你们拿什么挣钱啊。”徐总抽着烟疑惑问。
李祥虽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是大概猜也猜得到,领导想要业绩以此作为进阶的资本,只要稍微有点利润就会毫不犹豫接下来这个活,至于接下来如何管理,那干他何事,自然是项目经理的责任了。而真的挣钱与否,怎么样开源节流,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也只能看干的过程中怎么样干了,只是以前面那些工地的管理水平来看,嗯,还真是没什么水平,最后不亏钱就阿弥陀佛了,可这些跟李祥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拿自己那点死工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