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荣妃不荣 > 第435章 心宜的人选

第435章 心宜的人选(1/2)

    “皇后之位既是国事,也是家事,她直接影响的是整个后宫,哀家岂能撒手不管?”

    说完,太皇太后的声音又缓和了几分,“皇后是你的妻子,终究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意愿,哀家之前为你选的赫舍里氏不妥,是哀家的错,这回不会再替你做决定了。”

    太皇太后这意思是,她只会提建议,但绝不会再强硬地插手后位人选,就像当初在顺治一朝一样,也不会再通过其他手段,试图影响康熙的决定。

    太皇太后让步了,康熙也心软了,毕竟是自己的玛嬷,只要对方没有试图染指皇权,他还是很乐意给老太太一个面子的。

    “赫舍里氏虽是皇祖母选的,却也是孙儿点头同意了的,再说,当时赫舍里氏是最好的选择,谁能想得到后来之事,这怎么能说是皇祖母的错。”

    康熙此话一出,慈宁宫紧张的气氛瞬间破冰,一旁的苏麻喇姑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自那件事之后,格格与万岁爷的关系便紧张起来,哪怕是后宫之事,万岁爷也时时防备着格格。

    好在这一次格格是真的想通了,万岁爷也还念着祖孙情分,否则,倘若今日谈崩了,只怕不欢而散都是最好的结果。

    “皇上,赫舍里氏害死的孩子不仅是你的儿女,也是哀家的血脉啊,哀家岂能不痛心,正是因为如此,哀家才会对继后人选格外上心。

    实在是,哀家不想当初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可能哀家的法子不对,但哀家确实是为了保护皇上,保护皇嗣,若不然,无论是哪个八旗贵女登上了后位,哀家不都是大清的太皇太后吗?”

    说白了,后位上的那个人只要不是姓博尔吉济特氏,无论是谁,都得孝顺她这个老祖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康熙不想说话,太皇太后口中那轻描淡写的不对的法子,差点害死了自己几位的格格。

    然而,即便心里还存着芥蒂,但面色却不自觉地缓和了许多,这一点,连康熙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却都察觉到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暗自懊悔着,果然,这段时间皇上(万岁爷)的不对劲,都是因着这件事。

    好在今日说开了,日后,总有机会解开这个疙瘩的。

    但同时,也对算计了太皇太后的赫舍里氏更加深恶痛绝了。

    赫舍里氏既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来,就等着慈宁宫的报复吧,别以为人死就能债销。

    “哀家想知道,对于册立继后一事,皇上究竟是怎么想的?”太皇太后重新提起了正事。

    “朕其实并不打算这么快就重新立后。”这是康熙的真实想法。

    “是为了赫舍里氏?她确实是为了给皇上诞育皇嗣才出事的,也的确才走了不到三年,但……”

    太皇太后是担心赫舍里氏死后,康熙心里反倒生出了情谊,毕竟在赫舍里氏造孽之前,康熙对赫舍里氏是极好的,如今人不在了,只怕坏的记忆已经淡忘,只留下了美好。

    到底是发妻原配,又是少年相伴,还是为了生孩子死的。

    说到底,太皇太后是在不满胤礽拥有的特殊待遇,倘若她没有自己的心思,一心为了大清考虑,胤礽的地位稳固,太皇太后才能安心。

    但是这一次吉鼐走上了另一条路,为了孩子的平安选择放手,寿康宫的赛音察浑让太皇太后看到了希望,即便清楚康熙的底线,也还是生出了野心。

    比起胤礽——这个让自己厌恶的赫舍里氏生的孩子,被乌云娜亲手养大的赛音察浑,更能拉近蒙古科尔沁和大清的关系不是吗?

    哪怕不是他,退一步,让赛音察浑一母同胞的兄弟上位,对太皇太后来说也是更有利的。

    正是因为察觉到了太皇太后的野心,所以康熙才会放任赛音察浑在紫禁城里胡闹。

    从某种角度来说,康熙对赛音察浑是溺爱的,而这份溺爱来源于他是吉鼐的孩子,是承瑞的弟弟,也是源于他自己刻意放纵后的愧疚。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康熙才会在还信任吉鼐的情况下,依旧生出了疑心,不是因为吉鼐和他们的孩子不够好,而是不相信他们能躲得过太皇太后的利用。

    同时,这也是吉鼐回避宫权最重要的原因,什么想要安心养胎、养孩子,骗鬼呢?

    她又不是真的十几岁的小姑娘,有健康的身体撑着,有灵液兜底,还有李嬷嬷的帮衬,哪里就真的不能分心了?

    协理宫务几十年的荣妃,还比不上十几岁的皇后?要知道历朝历代皇后管理后宫的时候,可没有因为生孩子,就要把宫权让出去的。

    顾忌未来皇后的心情是一方面,但更多的还是因为慈宁宫。

    吉鼐要是真的子嗣众多的同时,还大权在握,与康熙的感情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不完全是因为胤礽。”

    见康熙提到了胤礽,而不是回避这个问题,或是含糊其辞,太皇太后反而放下心来,但随即脑海中又冒出了另一个念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