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小导演的升级路 > 第604章 解读

第604章 解读(1/2)

    亲传弟子丫丫刚收了另一个内门师兄做了门下护法,签约完成后她也开始琢磨起了人物。

    虽然和之前《扬名立万》类似,《寄生虫》也是群像戏,但人物明显更贴近现实。

    不过她现在看得不是剧本,而是在看2011年出版一本名为《虎妈战歌》的自传。

    要说明的是,虎妈这个名词不是源自这本书,但确实是被这本书带火的。

    作者姓蔡,菲律宾华裔。

    在书里她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是如何‘鸡娃’的,比如某次两个女儿为她做了张生日贺卡,她嫌难看,就当面把卡撕掉,并表示‘自己值得更好’的。

    大女儿数学比赛只考了第二名,于是就被逼着每天写2000道数学题,直到拿回第一。

    小女儿练琴,被要求从傍晚一直弹到深夜,期间不许喝水不许吃饭不许上厕所……如果没练好,就用捐掉她最心爱的玩具做威胁。

    还有,老板pUA员工的那套‘你就是废物’,‘狗都比你听话’之类的话术也被这个母亲用在了自家女儿身上……

    该书一经问世,瞬间在北美引发热议,大多都是强烈反对的,他们觉得这是在‘虐童’,甚至有儿童组织表示要出面干预等等。

    再过几年(大约是2018年),人又发文表示两个娃都很有出息,上了名校,于是又引发了一部分反思。没错,老美也有人会‘反思’的,比如懂王的麾下大将万斯,现任副统领,他就是这位虎妈在耶鲁的学生——奇妙且神奇的人物联系。

    再再再过几年,反转就来了。这位虎妈的出身被扒得一干二净,人本就出生学者和企业家的家庭,自己和丈夫都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就这个家庭出生的子女只要不是特别拉,上名校才是正常的,和什么教育方式不能说一毛钱关系没有吧,起码没有人家鼓吹的那么大。

    再再再然后,这位虎妈卷入了最高法官性丑闻,而他的老公则被指控x骚扰。两个女儿目前各自成家,据说其中一个也在丑闻内。不过她们现在就是个中产,没啥关注度……

    陈燔在写《寄生虫》的时候,有参考这个人物,这自然要知会媳妇儿。

    丫丫看书看得直皱眉,虽然华人普遍很鸡娃,但卷到这个份儿上的也是罕见。

    而且,似乎有些方面的逻辑不太合理,不知道是翻译用词不够准确,还是原本就是编的?

    ……

    “当然是编得啦,这就是个荒诞剧商业片,哪来这么多现实原型?”陈燔一边吃着传说中的熊猫快餐,一边给卜师妹又解释一遍人物。

    按他写的人设,主角家的妹妹是个喜欢艺术而且颇有天赋,同时精通绘画和音乐。

    可惜家境跌落后只能放弃这两项爱好。

    有一场戏,说她混入新移民的家庭后,无意间发现对方家有一把废弃不用的二胡,一度心血来潮。但人表面上是来当‘艺术心理分析师’的,为避免节外生枝,没有深入了解。

    直到房主一家出门,她才找出那把二胡重新挑了弦和弓,开始拉起弦乐。

    “你看,我借女主角的口,说这美利坚中产华裔家的孩子,要学也是学钢琴小提琴,所以原本她儿子练习过的二胡就充当了摆设......懂了吧?”

    “懂了,入乡随俗,这叫融入主流社会。”

    “对喽,二胡就是个象征东方文化的符号......所以你回国后学一段曲子就好,不用在这边拜师傅。”陈燔点点头,满意的夹了筷子陈皮鸡......然后呸呸呸。

    一边的曹操也同样呸了两口,然后开口:“这特么放了多少糖,我以前怎么就没吃出来有问题呢?!也就宫保鸡丁还有点样子……”

    陈燔抹抹嘴:“你丫现在就一老北京,我们这一伙人里,也就颜老师在京城的时间比你久!”

    颜丙燕没回应,只是吃着白菜炒面,脸上全是思考——结合这些天的观察,她忽然发觉陈燔的剧本中还有更深刻的东西,一些能让她毛孔张开的东西……

    “得,您说得是,这回来待了一阵子,哪哪都不对劲......”曹操放下筷子,端起快乐水漱漱口,又接着开口,“您看啊,这场地也差不多定了,就让他们该留的留,该回的就回,像我.......我是说像卜丫头这样的,就没必要继续待着,反正现在就算去唐人街,也找不出几个会拉二胡的!”

    “你想回就回,我让老蔡跟着我们!”陈燔翻白眼,这老白男的心眼咋这么多呢?莫非正经星条旗的都像懂王那样,想赚刀乐就赚刀乐,搞这么多套路……

    “这可是您说的,而且啊,您这采风要去的下一站是底特律,我还真就没老蔡合适;要去克利夫兰我倒可以帮忙——我在那有个亲戚!”

    “去去去去,我又不是啥天选之子,去那地儿干啥?”

    论阶级滑落,没人比底特律人更懂——反过来,克利夫兰就是一大农村,没太大价值。

    而且,提到克利夫兰陈燔就来气,这货之前在虎扑上说了句詹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