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是有钱,没有实体产业,那也不过是只肥一点的小肥羊罢了。
所以,当徐丽丽跟他说起大学城的时候,杨文松立马就同意了,让徐丽丽去跟那几所大学的负责人说,他全力支持他们组建大学城。
至于如何支持,他可以无偿捐赠一部分,一百亿或两百亿,剩下的,就需要谈点条件了。
比如,松丽跟大学城合资成立几家公司。
大学城负责技术研发,杨文松负责资金支持,双方合作,共享成果。
总之就是,杨文松来出钱,建大学城。
初步预算是一千亿。
以后每年,还可以继续捐赠或拨款,支持大学城的科研、教学。
徐丽丽也认可大学城对他们的意义,可问题是,建大学城,还有后续的投入,都太大了。
光是启动资金,差不多就得几百亿。
他们现在既要筹建医疗产业中心,杨文松在境外还要面对沃尔街一众巨头的打压,还要对付叶家,到处都需要钱。
杨文松有这么多钱吗?
徐丽丽也将自己的疑问跟杨文松说了。
杨文松只是信誓旦旦的跟她说,钱的问题不是问题,徐丽丽就想想,怎么让这钱花得值就行了。
他杨文松可不是善财童子。
花了这么多钱建大学城,必须看到回报。
徐丽丽也只能按照杨文松的吩咐,去跟那几所高校的负责人说了一下这事。
几所高校的负责人一听说杨文松愿意拿出一千亿来帮他们建大学城,一个个都差点蹦起来。
以云大常务副校长余治平为首的几位高校负责人,全都将徐丽丽奉为上宾。
余治平还亲自给徐丽丽颁发了杰出校友的荣誉证书。
一帮高校负责人这段时间啥都不干了,天天开会研讨,要尽快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比如这大学城在哪儿建。
高新区是肯定的,无论是官府那边还是杨文松这边,都想把大学城建在高新区。
而且,几十平方公里的空地,整个云城也就高新区能拿的出来了。
但具体建在高新区的什么位置,这个还是有点争议的。
高校这边是希望建在海边。
没别的,海边环境好。
但官府是希望大学城往后边靠一靠,把海边的那片地留出来。
也没别的,海边的地皮贵。
以后开发个别墅楼盘什么的,那多值钱啊?
就为这,几大高校的一帮负责人,跟官府争执不下,差点都要掀桌子了,指着官府那帮人的鼻子骂,说他们眼里就只有钱,一点都不重视教育事业。
最后双方是各退一步,整个大学城,还是靠着海,但不是把高新区那一片沿海地块全占了,而是只占一部分,从海边开始,往后方建,前方占两三公里的海岸线,往后方拉长至七八公里。
至于哪所高校靠海,哪所高校靠后,就让他们这几所高校自己去商量吧。
位置定下来了,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定。
这一处大学城,总计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地块,十几所高校,各家占多大的地,具体占什么位置,这些都需要商讨。
为此,几大高校又吵了一两个月,才最终确定下来。
之后呢,还得讨论一下办学模式。
大学城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把几所高校凑在一块就完事了。
几所高校如何加强合作,优势互补,甚至课程互通、学分共认,这才是最重要的。
几大高校到现在还在讨论相关的一些细节问题。
徐丽丽也不着急催他们,让他们慢慢讨论着吧,最好是讨论个一年半载的。
毕竟眼下徐丽丽这边实在是没多少精力去管大学城的事了。
至于徐丽丽提出的那些条件,像是成立合资公司之类的,几大高校是一口答应。
人家都拿出一千亿来帮他们建校了,就要求成立几个合资公司,用于将来的科研成果转化,这有啥不可?
甚至,这对他们高校来说,还是件好事。
这些年,高校的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是一个大问题。
最直接的一个问题,没钱。
科研成果可不是说转化就能转化的,别的不说,首先得建厂建公司吧?随便建个厂,也得几个亿的投资了,高校哪有这么多钱?
至于说找外面的企业投资,那就得看是什么样的科研成果了。
其实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用外面的人来说,就是不接地气。
很多高校,就知道关起门来闷头搞研究,最后研究出来的东西,这个奖那个奖的拿到手软,可就是没办法转化,为什么?因为不实用。
高校的很多老学究,根本不管外面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成果,他们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