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吴晴也开口说话了:“其实这徽州府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臭鳜鱼’。关于这一点,陈瑞林倒是没有说谎。不过,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芜湖的地界内,如果想要品尝到正宗的‘臭鳜鱼’,还是需要费一番周折的。只不过…咱们现在这地方,也的确足够偏僻。你确定有?”
“当然了,我来过这里,就是在往前不远的盱眙县吃的这‘臭鳜鱼’。”陈瑞林语气真诚地说道。
此时的他表情诚恳,眼神真挚,看起来毫无破绽。仿佛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让人无法怀疑。然而,吴晴却用一种狐疑的眼光盯着他,眼中充满了疑虑和不信任。
陈瑞林被她的目光注视着,心中不禁一阵发虚,但他仍然强装镇定,不敢与吴晴对视。他害怕自己的谎言会被识破,所以选择避开她的目光,以免露出马脚。
众人继续向前走,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他们隐约看到前方出现了一处镇子的入口,那便是镜湖县。每个人都感到兴奋起来,因为他们知道即将到达目的地,可以品尝到美味的食物。
此刻,大家仿佛忘记了疲劳,心情愉悦。想到马上就能享受到美味的食物,大家都充满了期待。然而,随着越来越接近镇子的入口,情况却变得异常奇怪。
周围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鸟叫声。众人沿着小路前行,却始终不见人影,连个叫卖特产的小商贩都看不到,更别提能坐下喝口茶歇脚的地方了。直到走到镇子入口处,才看到一座破败的牌楼,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上头的字迹勉强能看清,写着三个字:镜湖县。
众人一脸疑惑地望着眼前的一切,转头看向陈瑞林,脸上满是问号。难道这就是这位富家公子极力推荐的美食之地?
陈瑞林尴尬地咳嗽了两声,试图缓解气氛。
“嗯……我之前来的时候,这里可不是这样的。或许……我已经很久没来过了吧。”
徐萍好奇地问:“你上次来是什么时候?”
陈瑞林小声回答道:“前些年……”
巧珍懊恼地抱怨道:“前些年!要知道是这么久以前,我绝对不会相信你的话。”
吴晴看着那破旧不堪的牌楼,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失落感,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安慰自己:“算了吧,既来之则安之,说不定他真的有什么非来不可的理由呢?”吴晴说完又看了一眼身旁的陈瑞林,见对方似乎并不想与自己对视,便也不再强求。 他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看来这臭鳜鱼是今天是吃不上了。”说罢,一行人便继续向前走去。
众人就这样走进了镜湖县。这里的景象让他们感到十分惊讶——原本以为会热闹非凡的县城此刻却异常冷清。街道两旁的商户全都紧闭着大门,仿佛这个县城已经被遗弃多年一般。从进入县城开始一直走到现在,整个盱眙县都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氛围。别说找到一家颇具规模的饭店,就连一个可以问路的路人都难以寻觅。
幸运的是,当他们沿着街边行走时,终于发现了一家还在营业中的小酒馆。此时的巧珍早已疲惫不堪,看到小酒馆后,她毫不犹豫地冲进去坐下,拿起桌上的茶杯便大口地喝起水来。
说来也奇怪,已经是晌午的饭点了,这个小酒馆却一个人都没有。就连小二也坐在门外打着盹,睡得正香全然不知道有客人来了。连陈瑞林连续喊了几声小二都浑然不知。最后还是冷弃用剑鞘捅了捅他,才将他唤醒。
“谁啊?”小二不满地嘟囔着,缓缓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站着一群人,立刻清醒过来,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几位客官,里面请!”
陈瑞林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恼怒之意,毫不客气地盯着店小二,语气生硬地说道:“这客人都已经进了门,你竟然还在这里悠闲地躺着睡觉?哪里有这样做生意的道理!如果我是你的掌柜,早就把你打发到一边去了!”
店小二听到这番话后,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之色,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慢悠悠地回应道:“哦,不好意思啊,这位客官,我就是这家店的老板。我想怎么做生意就怎么做,谁也管不着。如果你再这样逼迫我,那我就不干了。我可警告你,这县城里只有我这一家餐馆,如果我关门大吉,你们就得饿着肚子喝西北风了。”
陈瑞林听到这句话,脸色瞬间涨得通红,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正欲开口驳斥,却被身旁的吴晴一把拦住。接着,吴晴转过头来,面带微笑地看着店小二,和声细语地说:“老板,您先消消气。我们只是旅途劳累,腹中饥饿难耐,只想在您这儿吃点东西,稍作歇息。您辛苦一下,给我们准备几道美味的菜肴,再来两壶最好的酒水。”
小二见吴晴如此客气,心情稍微好了些,然后对着陈瑞林说道:“看看你家少爷多会说话,一个护院凶什么凶。”
陈瑞林还想再说什么,冷弃直接将他的嘴捂住。
那老板接着说道:“我还以为你们就是过路的人要些水喝。那你们想吃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