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气的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母后,你怎么能这样做。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但凡这事传了出去,或者真像母后说的那样。范冰清能抗下所有的事情,那以后兔死狐悲,谁还愿意站在我这一边。我的身边又怎能在招揽更多的贤能?到时候老四在来个笼络人心的招数,母后到时候就是此消彼长呀。”
皇后依旧不以为然。
“怕什么。你是太子,只要你稳坐东宫之位,自然不缺与你俯首称臣之人。我做这一切都是在帮你,没有我给你贴补,你哪有银子去拉拢官员,建立势力,买通大臣。就连你太子府中那享有的一切奢华生活,哪样不是花的这闽南赚回来的银子。”
太子有些急躁:“母后你怎么就不明白。这是一个局。小厮旦有人借题发挥,不管我知不知情,就算范冰清认下了所有。你以为我这太子之位,还坐的稳吗?到时候,我地位不稳,老四再借机发难,我又失去了户部的支持。我还怎么坐稳东宫!!!”
皇后见自己的儿子是动了真火。自己也冷静了下来。一时间这屋内的母子二人都没有在说话。
半晌过后,太子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忙问道:“母后,这法子是谁告诉你的,你是怎么和闽南联系上的,又是如何与柳生家族开始密谈的?”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仅凭皇后一人。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事情。在这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说一定有一方势力在从中操拢。
皇后也明白过来。
“是朱先生,他牵桥搭线,制定下这计策,也是他和我说柳生家族想与我们进行一桩买卖。”
“朱先生?朱重?”太子问道。
朱重跟在太子和皇后身边当幕僚已经十余年了。也是太子的半个老师。小时候太子从国子监归来之后,便是由朱先生继续教授。后来太子搬进东宫之后,就为这朱重购置了田地。没事也会去聊两句。后来朱重就成了皇后的幕僚军师,为皇后和太子出谋划策。
说来也是,因为太子出现。朱重都会来过问安。可是今天太子都没有见到他。
“他人呢?”
皇后想了一下说道:“他今天休沐,这会应该是在家。”
皇后话音未落,太子便大声喊道:“来人!去把朱重给我找来。”
按照太子的吩咐,手下连忙出门。
等了好一会。手下快马回报,朱重家中空无一人。
太子挥手让手下下去。自己也无力的靠在座椅上。
“要不要让人去他常去的地方找找?”
皇后此时也有些着急,她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不必了,找不回来了。”
太子的回答有些有气无力。似乎感觉到很疲惫。
入夜后的吴家内院有些过于安静。不过想来也是,吴晴不在家,吴道子不常回来,与其说是安静,倒不如说是冷清。
不过吴晴不在家的这些日子里。吴道子倒是经常回来。
今天的吴道子,从宫中出来后,便直接回了吴家内院,一直待在书房内,不曾外出。
戒备森严的吴家内院,有一处暗门,可以直通外面,这个暗门。侍卫也不知道在哪。暗门直通吴晴的屋子,和吴道子的书房。
吴道子的书房,很少有工艺品挂在墙上,但是有个六角铃铛却是个例外。这么多年,一直挂在吴道子的书房里。
“叮铃铃,叮铃铃。”
这个从吴晴记事起就存在的铃铛,今天忽然的就响了起来。
吴道子放下手中的毛笔。转身来到书房内的餐桌前,餐桌上放着些茶点,将餐桌上小火炉上煮沸的热水。倒在放着上好茶叶的茶杯里。
书房里只有吴道子一个人。可是茶却有两杯。
随着“嘎吱”的一声响,吴道子书房一侧的书架。慢慢的挪开。露出一条通道。这便是吴家暗门联通吴道子书房的所在。从打开的灰尘中,看的出来这门已经很久没开过了。
从门内,走出来一个人,用手掸了掸身上的灰尘。然后轻轻的将书架又挪回原位。
从始至终吴道子都没回头。
“你来迟了些。”
吴道子虽然没回头,但是语气却像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一样。
“路上买了些吃的。所以来迟了。”
来人把一盒糕点放在吴道子沏茶的桌上,他看见桌上吴道子也准备了他买的糕点。
“咱俩是想到一块去了。”
吴道子将茶往他面前一推。示意他坐下。然后将来人带的那盒糕点打开。盒中放的和吴道子放在桌上的糕点都是一样的。是定胜糕。
“这定胜糕,咱俩小时候每次做成一件事的时候,都会去买来吃。没想到你还记得。”吴道子说道。
“自然是忘不了的。”来人说道。
吴道子起身对来人施礼道:“这么多年,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