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913章 南山淬玉

第913章 南山淬玉(2/3)

每射击五十发,工匠就会检查铳管状况,记录升温、变形等数据。到日落时分,已有三十七支铳管出现轻微膨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继续第二阶段!"叶明下令通宵测试。

    火把照亮了试验场。子夜时分,一声异响引起注意——第422号铳管突然炸裂!飞溅的碎片在护盾上留下深深划痕。

    "停止测试!"叶明一个箭步上前,小心拾起残骸。裂纹起源于膛线根部,呈放射状延伸——典型的金属疲劳特征。

    天亮前的统计令人心惊:千支火铳中,三百余支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壁裂纹,虽未爆裂但已属隐患。

    "王爷的两千支订单..."老赵声音发颤,"还差七百..."

    叶明摩挲着裂纹断面:"问题出在硫杂质。南山矿每批含硫量波动导致金属内部有微观裂隙。"他转向沈清,"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提纯方法。"

    沈清彻夜翻阅大秦典籍,找到一段关于"金汁提纯"的记载:将熔融金属通过多孔陶板过滤,可去除轻浮杂质。

    "试试这个。"叶明设计出多层陶滤装置,"第一层粗滤矿渣,第二层专吸硫化物。"

    改进后的"二次精炼法"使南山铁的纯度大幅提升。但新问题随之而来——过于纯净的铁料反而降低了韧性!

    "需要平衡。"叶明盯着再次失败的测试品,"保留部分有益杂质..."

    经过数十次调整,终于找到黄金比例:铁水先过粗滤去除大颗粒杂质,再经特定温度的硫化处理,人为控制硫含量在安全范围。这种改良后的"南山玉二代",裂纹率直降至百分之五。

    ---

    就当安阳忙于改进工艺时,边境传来惊人消息:北燕军中出现仿制的南山铳,性能接近安阳三个月前的水平!

    "不可能..."沈清检查着探子带回的残片,"他们居然破解了油淬工艺!"

    叶明刮下残片表面的氧化物:"看这青灰色,他们用的不是南山矿,但添加了某种物质模拟效果。"他嗅了嗅,"有松脂味...西域人喜欢用松炭冶炼,可能掺杂了钼矿。"

    更令人担忧的是,北燕仿制品竟通过了三百发连续射击测试。虽然最终炸膛,但已远超早期火绳枪的耐久度。

    "我们还有两项优势。"叶明召集核心团队,"一是颗粒火药,二是公差控制。但这两项被追上是迟早的事..."

    工坊内气氛凝重。突然,传令兵飞奔而入:"大人!顾帅急令!"

    军令上只有寥寥数字:"燕军异动,火速交付两千铳。"

    叶明看向库存清单——改良后的合格品仅一千三百支。若按原标准,至少还需半月才能凑齐两千。

    "怎么办?"老赵急得直搓手,"把有轻微裂纹的也算上?"

    "那是拿将士的命冒险。"叶明断然否决。他沉思片刻,突然拍案,"改用'交替冷却法'!"

    这套未经充分验证的工艺,是将烧红的铳管先油淬再短暂空冷,最后温水定型。理论能提升金属韧性,但从未大规模应用。

    "立刻试验!"

    首批百支"交替冷却"铳管在测试中表现惊艳——不仅通过五百发高压弹测试,在低温环境下仍保持良好弹性。叶明当机立断:全面转用新工艺!

    ---

    增产如火如荼进行时,一场意外爆发。西区试验场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三支正在测试的火铳同时炸膛,造成两名工匠重伤。

    叶明检查残骸时发现异常:"这不是正常炸膛..."破裂处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明显是材料内部有缺陷。

    "大人!"沈清从火药桶中挖出一把灰色粉末,"有人掺了石英砂!"

    石英在高温下会与铁发生剧烈反应。叶明立刻下令封存所有弹药,全面排查。同时其其格带人追踪石英砂来源,线索指向城南一家陶瓷坊。

    "店主说半月前有位官人大量采购细石英粉,说是做釉料。"其其格汇报道,"根据描述...很像火器局赵副监。"

    "赵功成?"叶明眯起眼。这位兵部派来的副总监平日低调寡言,负责的正是弹药质检。

    当夜,其其格潜入赵宅,在书房暗格里发现了与北燕往来的密信,以及——半包未用完的石英粉!

    "收网。"叶明冷笑,"但先别惊动他。"

    次日,叶明故意在赵功成面前宣布:"库存告急,即日起启用三号仓库的'特制弹药'。"其实那批弹药做了特殊标记,一旦流出就能追踪。

    三天后,北燕边境据点突然爆发连环炸膛事件——正是使用了那批被做了手脚的"特制弹药"!而同时,赵功成在试图逃往北燕时,被埋伏的其其格当场擒获。

    ---

    地牢审讯室里,赵功成面如死灰:"我...我只是奉命行事..."

    "兵部金侍郎?"叶明直接点破。

    赵功成浑身一震:"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