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场上,一支特制的短管迅雷铳被固定在架子上,瞄准五十步外的一块北燕重甲——这是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厚达半寸的精钢板。
"预备——放!"
震耳欲聋的巨响后,重甲中央出现一个碗口大的破洞,边缘整齐如刀切!
"成功了!"沈清和学子们欢呼雀跃。
叶明却盯着冒烟的铳管皱眉:"铳管变形了,承受不住这种火药。"他转向沈清,"我们需要更强韧的材料。"
"大人,周老铜匠今早说,他想起祖上还有个秘方,用铜锌合金,掺少量银..."
"银?"叶明一愣,"成本太高了吧?"
沈清神秘地笑了:"不是纯银,是一种含银的矿石,我们后山就有产出。"
叶明眼前一亮:"立刻安排开采!等等..."他忽然想到什么,"这事必须绝对保密,开采人员全部用家奴,矿石运输走密道。"
正说着,其其格匆匆赶来:"大人,那个波斯商人又来了,正在打听铁桦木的事!"
叶明与沈清对视一眼——消息怎么泄露的?
"查清楚谁走漏的风声。"叶明沉声道,"另外,准备些'特别礼物'给那位波斯朋友。"
---
当夜,波斯商人下榻的客栈突然失火。混乱中,一个包袱被人偷偷塞进了商人的行李。
第二天,商人匆匆离城,浑然不觉自己携带的"铁桦木配方"其实是掺了碎瓷粉的陷阱。
与此同时,安阳城外的秘密矿洞里,一队精挑细选的工匠正在开采那种奇特的银灰色矿石。
叶明亲自监督第一批矿石的冶炼,当泛着奇异光泽的金属锭出炉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叫...什么铜?"老赵小心翼翼地问。
叶明轻轻抚摸着金属锭:"就叫'安阳银铜'吧。"他心中清楚,这其实就是含少量银的黄铜,在现代再普通不过,但在当时却是革命性的材料。
回到衙门,叶明刚想休息片刻,陈瑜又送来紧急军报——北燕大军在边境集结,镇北王顾长青请求火速支援!
叶明展开军报,上面还有一行小字:"敌有重甲骑兵三千,弩箭难伤,速备破甲利器。"
他望向工坊区彻夜不息的炉火,喃喃自语:"时间不多了..."
军报上的火漆印还在微微发烫,叶明的手指已经在那行"弩箭难伤"上摩挲了许久。
窗外,黎明前的安阳城笼罩在朦胧雾气中,工坊区的炉火却彻夜未熄,映红了半边天空。
"大人,周老师傅到了。"陈瑜轻声提醒。
叶明抬头,看见白发苍苍的周老铜匠拄着拐杖站在堂下,身后两个徒弟抬着个木箱,看起来沉甸甸的。
"老朽连夜赶出来的。"周老铜匠颤巍巍地打开木箱,露出三根泛着奇异银光的金属锭,"按祖传秘方,又加了些新想法。"
叶明拿起一块,入手比普通青铜轻,却有种说不出的质感。他抽出随身匕首在边缘一划——只留下淡淡白痕,刀刃反而崩了个小口。
"好硬的质地!"顾慎不知何时也来了,正站在门口瞪大眼睛。
周老铜匠得意地捋着胡须:"铜六成,锌三成,银半成,再加些老朽的秘料。淬火时用桐油,反复锻打九次..."
"能量产吗?"叶明直切要害。
老人笑容一僵:"难。银矿石稀少,提炼费时,三个老师傅一天最多出十斤..."
叶明心算了一下,十斤只够做两支迅雷铳的枪管。前线需要至少五百支才能对抗三千重甲骑兵!
"先集中做破甲铳的枪管。"叶明当机立断,"沈清,新火药准备得如何?"
沈清眼下一片青黑,显然也没睡:"又改进了一版,掺了细石英砂,穿甲效果更好,但对枪管磨损更厉害..."
叶明脑中灵光一闪:"等等!如果枪管内壁用这种银铜,外层用普通青铜呢?"
周老铜匠眼睛一亮:"双层锻打法?老朽年轻时见过师傅这么做过剑..."
"正是!"叶明已经抓起炭笔在案上画起来,"内管要薄而硬,外管厚实有韧性,中间再加一层软铁缓冲..."
顾慎凑过来看那潦草的草图:"老叶,这玩意儿来得及造吗?父王信上说北燕骑兵五日内就会攻打雁门关!"
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向叶明。
"七天。"叶明突然抬头,"给我七天,五百支破甲铳!"
安阳城从未如此忙碌过。官府贴出告示,征召全城所有铁匠、木匠,连首饰匠都被请来加工金属零件。学堂停课,学子们全部派去帮忙记录、测算。
叶明将工坊区重新规划:北区负责冶炼银铜,中区锻造枪管,南区组装成品。每个区都有老兵把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