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着院子里正在晾晒的黑色粉末,眉头紧锁。新配方的火药虽然威力大增,但哑火率仍然居高不下。
"大人,这是今早又一批报废的枪管。"老赵领着两个学徒,抬着个木箱走过来,箱子里躺着七八根扭曲变形的铁管,"淬火时又裂了。"
叶明拾起一根仔细端详。铁管内部凹凸不平,管壁厚薄不均,这样的枪管装上火药,不炸膛才怪。
"走,去锻坊看看。"
穿过尘土飞扬的工坊区,水力锻锤的轰鸣声越来越响。
五座巨大的水轮在安阳河湍急的水流带动下不停旋转,通过复杂的齿轮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各个工坊。
锻坊里热浪扑面,十几个赤膊的工匠正在忙碌。见叶明进来,负责锻造的李师傅连忙用汗巾擦了擦手迎上来。
"大人,按您说的法子,我们试了双层锻打法,还是不成。"李师傅指着锻台上半成品的铁坯,"这精铁太脆,一淬火就裂。"
叶明蹲下身,用手指轻叩铁坯,发出沉闷的声响。
作为穿越者,他依稀记得现代枪管用的是合金钢,但具体成分和工艺却记不清了。
"试过掺入其他金属吗?比如...铜?"
李师傅面露难色:"回大人,掺铜试过,软是软了些,可耐不住火药那劲儿啊!"
叶明沉思片刻,突然想到什么:"城南不是有个铜匠铺吗?他家祖传的青铜配方..."
"大人是说老周头?"李师傅眼睛一亮,"他那青铜确实不一般,听说是掺了锡和什么秘料..."
"备马,我亲自去一趟。"
---
周记铜匠铺里,年过六旬的周老铜匠听完叶明的来意,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大人算是找对人了!"老铜匠从里屋捧出个木匣,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整齐排列着十几块颜色各异的金属锭。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七十二种合金配方,最适合做兵器的就数这种。"
他取出一块泛着青灰色光泽的金属锭,递给叶明。入手沉甸甸的,表面光滑如镜。
"锡占一成,铅半成,余下是铜,再加点老头子我的秘方。"老铜匠神秘地眨眨眼,"淬火时用羊油,保准不裂!"
叶明眼前一亮:"可否请老师傅到工坊指点一二?酬劳好商量。"
老铜匠捋着花白胡子笑道:"能为朝廷效力,是老朽的福分。不过..."他压低声音,"这配方可千万别让番邦学了去。"
"这个自然。"叶明郑重承诺,"我会派专人保护配方安全。"
---
三天后,工坊区专门辟出了一间封闭的"特种锻造间",由周老铜匠亲自指导,李师傅带着最可靠的几个徒弟学习新配方。叶明则忙着另一件事——硝石提纯。
火药坊后院新建的"硝石精炼房"里,沈清正带着几个学子记录不同温度下硝石结晶的情况。见叶明进来,沈清兴奋地迎上来。
"大人,您看这个!"他捧着一碟雪白的晶体,"用您说的重结晶法,纯度提高了不少!"
叶明捻起几粒晶体在指尖搓了搓,又尝了尝味道——咸中带苦,但没有明显的涩味,说明杂质较少。
"不错,但还不够。"叶明环顾四周,"我需要一个大陶缸,还有冰块。"
"冰块?"沈清一愣,"这个季节..."
"去县里冰窖买,就说是我要的。"
两个时辰后,当一盆掺了粗硝的热溶液被放入装满冰块的大陶缸中缓慢冷却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随着温度下降,溶液表面开始出现细小的白色结晶,像雪花一样慢慢生长。
"这...这比自然冷却的晶体大好多!"沈清惊呼。
叶明微笑点头:"缓慢降温能让晶体有序排列,杂质会被排挤到母液中。"他小心地捞出一把晶体,"来,试试这个的威力。"
新提纯的硝石制出的火药果然不同凡响。校场上,同样的装药量,新火药的爆炸声更加清脆响亮,靶墙被炸出的坑洞深了近一倍。
"妙啊!"老赵激动得直搓手,"大人这'冰镇法'真神了!"
叶明却摇摇头:"成本太高,大规模生产不现实。得想个更经济的法子..."
正说着,一个学徒慌慌张张跑来:"大人!锻造间出事了!"
---
叶明赶到时,特种锻造间外已围满了人。李师傅满脸烟灰,右手缠着浸血的布条,但神情却异常兴奋。
"大人!成了!"他顾不上伤痛,举起一根泛着青铜光泽的枪管,"您看这纹路!"
叶明接过枪管,入手沉甸甸的,管壁均匀,内膛光滑如镜。他对着阳光看去,金属表面隐约可见细密的鱼鳞状纹路——这是千锤百炼的痕迹。
"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