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892章 春雨润物

第892章 春雨润物(1/2)

    清明时节的细雨滋润着安阳城外的万亩良田。

    叶明披着蓑衣,蹲在新开垦的坡地上查看金薯的长势。嫩绿的藤蔓已经爬满了垄沟,长势比预想的还要喜人。

    “大人,这金薯可真是个宝贝啊!”李里正一边用手抹去脸上的雨水,一边兴奋地说道,“它不仅耐旱,而且连蝗虫都不喜欢啃食!”

    叶明蹲下身子,轻轻地扒开一株金薯根部的泥土,只见下面已经长出了初具雏形的块茎。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按照这个生长速度,再过两个月就可以收获了。你去告诉乡亲们,留种的地块先别急着挖,等完全成熟之后再进行收割。”

    正当两人交谈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官道上传来。其其格冒着倾盆大雨,骑着马疾驰而来。她的身上已经被雨水湿透,但眼神却异常急切。

    “大人!京城急报!”其其格飞身下马,将一份信笺递给叶明。

    叶明迅速打开信笺,只见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北燕异动,边关告急。火器速备。”

    叶明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意识到情况十分紧急。他立刻问道:“顾将军现在在哪里?”

    “在校场试新装备呢!”其其格回答道。

    校场上,最新式的"镇远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百步外的土坡被炸出一个大坑。围观将士齐声喝彩,唯有顾慎面色凝重。

    "老叶,北燕这次来势汹汹。"他指着炮身,"咱们的火器虽好,但数量太少..."

    叶明沉思片刻:"工坊现在月产多少?"

    "十五门炮,三十支迅雷铳。"

    "太慢。"叶明摇头,"去请德卡多先生来,看他有什么法子。"

    佛郎机技师德卡多检查过工坊后,提出个大胆建议——用流水作业法。

    "每人专精一道工序,效率能翻三倍!"他在沙地上画出示意图,"但需要改造工坊布局..."

    说干就干。三日后,焕然一新的工坊里,工匠们排成流水线,锻造、打磨、组装井然有序。果然,第一批试产就造出了二十门炮!

    "妙啊!"顾慎抚摸着新炮,"这下够北燕喝一壶了!"

    五月端午,安阳城举办了"强兵展"。

    校场上,新式火器轮番演示;靶场内,边军射手百步穿杨;最引人注目的是沈清团队展示的"连珠火箭",一次齐射能覆盖半亩地!

    围观人群中有个商人打扮的壮汉格外显眼。叶明使了个眼色,其其格立刻带人悄悄盯上。

    "大人猜得没错,"傍晚时分其其格来报,"那家伙果然是北燕探子!在客栈里画了不少图纸呢!"

    叶明轻笑:"让他画。明日带他去参观'特别工坊'..."

    第二天,探子被"偶然"引到一座戒备森严的院落,隔着墙听见里面传来"射程五百步开花弹"等只言片语。其实那不过是工匠们在讨论新式烟花!

    探子当夜就慌慌张张离城而去。半个月后,边关传来消息——北燕突然撤军三十里,正在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哈哈哈!"顾慎拍案大笑,"老叶你这招'空城计'妙啊!"

    盛夏的安阳书院比往常更加热闹。来自南洋、佛郎机、高丽等地的学子们齐聚"寰宇科",共同编译各国典籍。

    塔娜公主从爪哇带来的农书里,记载着一种神奇的"三季稻";佛郎机典籍则详细描述了作物轮作之法;而高丽学子贡献了山地灌溉技术...

    "大人,您看这个!"沈清兴奋地摊开图纸,"结合爪哇的梯田和我们的水车,可以在北山开出万亩良田!"

    叶明仔细查看图纸,突然想到什么:"其其格,去请黑狼部的长老们来!"

    三日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四方农会"在书院举行。草原牧民、南洋农师、中原老农和番邦学者齐聚一堂,交流各自的经验。

    最年长的黑狼部长老抚摸着金薯藤蔓,感慨道:"活了七十岁,头回见这么多地方的人一起琢磨种地..."

    秋收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席卷北方。各州府紧急求救,叶明当即派出书院学子组成的"灭蝗队",带着改良药方和鸭群奔赴各地。

    安阳城外,最后一波蝗虫被成功阻截。小丫头领着村里的孩子们,用网兜捕捉残余的蝗虫,说要喂鸭子。

    "大人,"她仰着脏兮兮的小脸问,"为啥别处的蝗灾比咱们这儿厉害?"

    叶明指着远处新开的水渠:"因为咱们水利修得好,蝗虫没地方产卵。"

    正说着,陈瑜匆匆跑来:"大人!皇上派钦差来了!"

    衙门外,钦差大臣宣读圣旨:"...安阳研制新式农具、扑灭蝗灾有功,特赐'天下第一粮仓'匾额,并擢升叶明为太子太保..."

    待众人退下,钦差低声道:"叶大人,皇上还有口谕:'北疆缺粮,安阳可能支援?'"

    叶明不假思索:"安阳义仓存粮二十万石,可即刻起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