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866章 棉花大计

第866章 棉花大计(1/2)

    回到安阳,叶明连夜突审。那崔家管事起初还嘴硬,直到叶明把朱焕年轻时的画像拍在他面前。

    "认识吗?这就是你们崔二爷二十年前的样子!"

    管事顿时面如土色,全招了。原来崔家这些年来,一直暗中为北燕残部提供铁器、盐巴,就等着有朝一日卷土重来。

    叶明立即上书朝廷,同时派兵围了晋阳崔府。可惜那朱焕老奸巨猾,提前得到风声跑了,只抓到他几个儿子。

    半个月后,朝廷批复到了:崔氏满门抄斩,家产充公。晋阳知府因为失察被革职,而叶明...又升官了!

    "啥?让我兼管晋阳?"叶明看着圣旨直瞪眼,"我这儿还一摊子事呢!"

    陈瑜倒是乐开了花:"大人,晋阳可比安阳富庶多了!光盐税一年就..."

    "打住!"叶明揉着太阳穴,"先把安阳这摊子料理好吧。对了,王寡妇的新织机推广得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陈瑜来了精神:"已经分到各乡了!就是有个问题——棉花不够用了。"

    叶明一拍大腿:"这不正好吗?让晋阳那边改种棉花!他们那儿的土地肥得流油,种棉花肯定比种粮食赚钱!"

    正说着,衙役来报:"大人,太子殿下的信使到了!"

    信使风尘仆仆,送来一个精致的木匣子。叶明打开一看,里面是枚精致的玉佩——正面雕着"国士无双",背面却是"不忘初心"四个小字。

    "殿下还说..."信使欲言又止。

    "说什么?"

    "说...让您悠着点升官,别等他登基的时候,您已经官至一品没得升了..."

    叶明差点被口水呛着:"这叫什么话!"

    信使走后,叶明站在衙门口发愣。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安阳城的街道上,远处书院传来朗朗读书声,街市上商贩的吆喝此起彼伏。

    陈瑜凑过来:"大人想啥呢?"

    叶明笑了笑:"我在想,该给安阳修个像样的码头了。等晋阳的棉花种出来,咱们的布匹生意,得做到江南去!"

    "修码头?"陈瑜瞪圆了眼,"大人,咱们安阳河最宽处还不到二十丈,修了码头也停不了大船啊!"

    叶明蹲在河滩上,抓起一把泥土搓了搓:"谁说停大船了?我是要修转运码头。"

    他指着蜿蜒的河道,"从晋阳运棉花走陆路太费事,要是能顺流而下..."

    "可这河一到旱季就浅得能蹚过去..."陈瑜话没说完,突然瞪大眼睛,"大人该不会是想..."

    "挖渠引水!"叶明一锤掌心,"把三十里外黑水河的水引过来,两河并流,水量就够了!"

    陈瑜差点咬到舌头:"这、这工程..."

    "工部去年不是拨了批服徭役的囚徒来北境吗?"叶明拍拍手上的土,"正好让他们干活抵刑期。"

    正说着,其其格呼哧带喘地跑来:"大人!晋阳来人了,说是有急事!"

    衙门大堂里,一个师爷模样的人正在转圈。

    见了叶明,"扑通"就跪下了:"叶大人救命啊!晋阳农户听说要改种棉花,都快闹翻天了!"

    叶明扶起他:"慢慢说,怎么回事?"

    "那些农户说,棉花不能吃不能喝,万一卖不出去全家就得饿死..."师爷抹着汗,"昨儿个还有人往知府衙门扔牛粪..."

    叶明乐了:"就为这个?"

    他转头对陈瑜说,"去把王寡妇请来,再叫上纺织工坊的几位掌柜。"

    不一会儿,人都到齐了。叶明开门见山:"各位掌柜,要是晋阳年年供棉,你们能包销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王寡妇第一个拍桌子,"现在织机多了,原料反倒不够,工坊三天两头停工..."

    其他掌柜也纷纷附和。叶明又问:"要是签长约,你们愿出什么价?"

    一番商议后,最终定下:纺织行会以每担五钱银子的保底价收购棉花,若市价上涨则随行就市。

    师爷眼睛都直了:"这、这价比粮食还高三成!"

    叶明笑道:"回去告诉农户,官府可以预支棉种钱,收成时再从棉款里扣。另外..."

    他压低声音,"第一年种棉的,免三成税。"

    师爷千恩万谢地走了。叶明刚松口气,乌兰又风风火火闯进来:"出事了!北边发现狼群,已经叼走十几只羊了!"

    草原上,巴图首领正带着牧民挖陷阱。见叶明来了,老远就喊:"叶大人别过来!这狼邪性得很,专挑壮年公羊咬!"

    叶明眯眼望去,果然发现蹊跷——寻常狼群为饱腹而猎,哪会挑挑拣拣?他低声问乌兰:"最近有陌生人来过草原吗?"

    乌兰想了想:"前些天是有几个自称收皮货的..."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犬吠。只见其其格骑着马,领着四五条牧羊犬冲过来:"大人!我在狼窝附近发现了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