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834章 青铜秘文

第834章 青铜秘文(1/2)

    与此同时,顾慎率领的三百轻骑突袭了北燕粮仓。他们并不恋战,只是将火把投向粮垛,然后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北燕军腹背受敌,更可怕的是——他们赖以据守的新水坝,此刻正承受着旧河道汹涌而来的洪水冲击。

    "轰——"第一道水坝崩塌的巨响传来时,叶明已经带着阿古拉和工匠们撤回安全地带。

    月光下,他看见河水重新流回原本的河道,被截断多日的白鹿河终于恢复了生机。

    "大人快看!"其其格指着对岸。

    北燕军仓皇撤退的队列中,一个披着黑色大氅的身影格外醒目。那人似乎感应到什么,突然回头望来。

    虽然隔着宽阔的河面,叶明仍能感受到那道冰冷的目光——正是当初在周府有过一面之缘的北燕三皇子。

    三月初一,安阳府衙。叶明正在审理一桩田地纠纷,衙役突然来报:"北燕使者求见!"

    这次来的不是商人打扮的密使,而是正式的外交使团。为首的使者奉上一卷盖有北燕国玺的文书:

    "奉三皇子令,愿与安阳缔结'胡杨之盟'。开放边境五城为互市,每年互赠胡杨幼苗千株......"

    叶明展开文书,发现条款出人意料的公平:不仅承诺不再截断水源,还允许安阳商队自由通行。唯一的附加条件是——玄铁学堂需为北燕培养二十名工匠。

    "使者请回话。"叶明合上文书,"安阳接受和议,但需增加一条:双方在边境共建'胡杨林带',以固风沙,永息兵戈。"

    使者面露难色:"这......"

    "告诉三皇子。"叶明从案头拿起一株胡杨幼苗,"树大根深时,荫庇的不仅是汉人、黑狼、白鹿,也包括北燕百姓。"

    使者深深鞠躬,接过那株幼苗小心包裹起来。

    三月初三,上巳节。安阳城外的白鹿河畔,三族百姓正在举行传统的祓禊仪式。

    叶明挽着裤腿站在浅滩处,看其其格和学堂的孩子们将写着心愿的木片放入河灯。

    "大人!"陈瑜急匆匆踏水而来,官靴浸得湿透,"京城来了八百里加急,钦差已到五十里外!"

    叶明手中的河灯一晃,烛火险些熄灭:"可知是哪位大人?"

    "兵部右侍郎,周延儒。"

    这个名字像一块寒冰坠入胃中。叶明清楚地记得,当初在京城,正是这位周大人收了北燕淬毒的匕首。更重要的是,他是王琼的得意门生。

    "备马,我亲自去迎。"叶明将河灯交给其其格,低声道:"去告诉铁手先生,把玄铁坊的配方藏好。"

    回城的路上,叶明反复思索着对策。钦差提前半月到来,必是冲着"胡杨之盟"——这份未经朝廷批准的边贸协议,足以被王琼一党扣上"擅权通敌"的罪名。

    安阳北门外,一队仪仗缓缓而来。出乎意料的是,为首的周延儒竟穿着素服,未着官帽,只以一根木簪束发。

    更奇怪的是,他身边跟着个戴帷帽的女子,轻纱遮面,只露出一截白皙的下巴。

    "叶知府。"周延儒下马行礼,语气竟出奇的和善,"本官奉旨巡查边关新政,叨扰了。"

    叶明还礼时,敏锐地注意到周延儒的左手——拇指上戴着的翡翠扳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新鲜的疤痕。

    而那位神秘女子始终静立一旁,帷帽下垂落的流苏纹丝不动。

    接风宴设在府衙后花园。酒过三巡,周延儒突然挥退左右:"叶大人,明人不说暗话。王阁老对'胡杨之盟'甚是不满,已奏请陛下收回安阳新政之权。"

    叶明握杯的手纹丝不动:"周大人此行是来问罪的?"

    "非也。"周延儒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顾王爷托我转交。"

    信笺上是顾长青熟悉的笔迹:"周可信。"

    短短三个字,却让叶明心头一震。难道这位王琼门生,竟是镇北王安插在敌营的暗棋?

    "王阁老派我来查两件事。"周延儒压低声音,"一是玄铁秘方是否外泄,二是......"

    他看了眼静立廊下的女子,"请借一步说话。"

    书房内,女子终于摘下帷帽。烛光下,一张与李君泽有七分相似的面容让叶明瞬间明悟——这是李景隆最宠爱的云阳公主!

    "叶卿。"公主开口竟是男子般低沉的嗓音,"皇兄命我带来密旨。"

    她从发髻中取出一卷薄如蝉翼的绢帛。

    绢帛上盖着李景隆的私印,内容令人震惊:朝廷已查明王琼私通北燕二皇子,意图废立。而大皇子与安阳结盟,正是为了牵制二皇子势力。

    "皇兄说,'树大根深'还差最后一锄。"公主目光灼灼,"需要找到先帝留下的《山河社稷图》。"

    叶明猛然想起铁手先生曾提及,三十年前先帝北巡时,确实在白鹿河畔埋下过什么。难道......

    "大人!"其其格突然破门而入,小脸上沾满泥浆,"我在旧河道捡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