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832章 三族玄铁坊

第832章 三族玄铁坊(1/2)

    当夜,顾王府的书房灯火通明。李君泽靠在软榻上,面前摊着北燕的矿脉图与叶明的奏折。

    顾长青匆匆而入:"刚得到消息,王琼连夜调了神机营进驻皇城!"

    "狗急跳墙了。"李君泽轻咳两声,"王叔,那首《胡杨颂》......"

    "已命乐坊排练。"顾长青从袖中取出张曲谱,"按叶明信中所述,改成了三族语合唱。"

    李君泽望向窗外的月色:"还差最后一步......"

    "殿下是指?"

    "明日的赏梅宴。"李君泽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请王叔务必让'胡杨泪'出现在御前。"

    二月十六,赏梅宴如期举行。北燕使团献上的胡姬在梅树下起舞,薄纱曼妙间,暗香浮动。

    正当酒酣耳热之际,顾长青突然击掌三声:"老臣有份薄礼,献给陛下助兴。"

    十二名安阳籍的乐童列队而入,手持形制古怪的乐器——黑狼部的马头琴,白鹿部的鹿骨笛,安阳的青铜编钟。

    当《胡杨颂》的旋律响起时,李景隆手中的酒杯突然一顿。

    歌词是用三族语言交替演唱的。虽然听不懂具体词句,但那苍凉的曲调却让满座寂然。

    唱到高潮处,乐童们突然捧出个水晶瓶,里面浸泡着一株胡杨幼苗,根系缠绕着黑、白、青三色丝绳。

    "此乃安阳三族共育的胡杨苗。"顾长青朗声道,"叶明说,此木能活千年,根系可固沙百里。"

    北燕使者突然冷笑:"不过是棵杂种树,也敢......"

    "住口!"李景隆猛地起身,指着水晶瓶,"那根上缠的是什么?"

    顾长青不慌不忙:"黑狼部的战神发,白鹿部圣女的指绳,还有安阳城隍庙的香灰线。"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三族同心,方能育此奇木。"

    宴席不欢而散。当夜,李景隆独坐御书房,面前摊着李君泽的奏折和那块胡杨玉佩。烛泪堆叠,宛如小小的山峦。

    二月十七的朝会上,周延儒正慷慨陈词和亲之利,突然被李景隆打断:"朕昨夜梦见一株奇树,根扎三处,叶覆九州。周爱卿可知何解?"

    周延儒愕然。没等他回答,顾长青已出列奏道:"陛下,此乃祥兆。根扎三处,是为天地人三才;叶覆九州,象征大一统之世。"

    李景隆沉默良久,突然下旨:"北燕和亲之事暂缓。另,安阳设立'三族玄铁坊',准叶明所奏!"

    退朝后,周延儒匆匆赶往王琼府邸。两人密谈至深夜,书房里的灯烛燃尽了三根。

    同一轮明月下,安阳城的胡杨苗已经长到半尺高。

    其其格蹲在苗圃边,小心地系上新的三色绳:"大人,京城能看到我们的树吗?"

    叶明轻抚孩子发顶:"能的。有些树,千里之外也能望见。”

    二月二十,惊蛰。安阳城外的官道上,积雪消融后的泥泞被阳光晒得蒸腾起淡淡雾气。

    叶明勒马立在道旁,望着远处缓缓行来的车队——那是奉旨来安阳督办"三族玄铁坊"的工部官员。

    "大人!"其其格骑着小马驹从田埂上奔来,手里举着根嫩绿的枝条,"胡杨苗长新叶了!"

    叶明接过枝条,只见嫩叶边缘的锯齿已经清晰可见,叶脉中隐隐透着丝紫红色。更奇妙的是,树皮上天然形成了一道纹路,酷似三族联名的徽记。

    "报——"一骑快马飞驰而至,"工部陈大人车队已到五里亭!"

    叶明整了整衣冠,忽然发现其其格从怀里掏出个彩绳编织的小网兜:"大人,这是我做的'护印囊',给您装官印!"

    网兜用三色丝线交错编成,底部还缀着个小铜铃。

    叶明笑着将官印装入,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引得路旁劳作的农人纷纷抬头微笑。

    五里亭前,工部侍郎陈廷敬正与先导的衙役交谈。

    见叶明率众迎来,这位以刚直着称的老臣竟主动下轿行礼:"叶知府,久仰了!"

    "陈大人远来辛苦。"叶明还礼,"下官已备好接风宴......"

    "不急。"陈廷敬摆手,从袖中取出个锦囊,"顾王爷托老夫捎来的。"

    锦囊里是半片龟甲,与先前发现的残片正好能拼合。更令人意外的是,里面还有张字条,上面只有李君泽一笔不苟的字迹:"树大根深。"

    叶明心头一热。看来京中局势已定......

    接风宴设在新建的"三族玄铁坊"。与众人想象中炉火熊熊的景象不同,作坊里最醒目的是沿河而建的十架巨型水车。

    铁手先生正带着学徒们调试滤网,见贵客到访,老人兴奋地展示起最新成果——

    "大人请看!"他举起个陶罐,里面盛着暗红色的粉末,"这是十斤暗河水滤出的玄铁粉,掺入'胡杨泪'后......"

    老人将粉末倒入模具,浇上特制的药液。片刻之后,一块紫光莹莹的铁锭便呈现在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