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756章 自动织机

第756章 自动织机(1/2)

    桂花节过后的互市依然热闹,只是节奏舒缓了许多。

    商贩们悠闲地整理货物,牧民们赶着牛羊慢慢走过,几个孩童在角落里玩着桂花节剩下的风车。

    \"大人!\"陈瑜远远地跑来,脸上沾着机油,\"您来得正好,快来看看我们的新发明!\"

    叶明跟着他来到百工坊。推开门,只见铁手先生正趴在一台巨大的木质机器上调试着什么,听到动静头也不抬:\"臭小子,把那个三寸齿轮递过来!\"

    陈瑜熟练地从工作台上找出齿轮递过去。叶明走近一看,那机器结构复杂,由多个纺锤、梭子和踏板组成,俨然是一台原始织布机。

    \"这是......\"

    \"自动织机!\"铁手先生终于抬起头,得意地捋着胡须,\"按陈小子的想法改良的,效率是手工织布的三十倍!\"

    叶明仔细端详这台机器。虽然粗糙,但原理已经相当先进——利用水力驱动多个梭子同时工作,可以大幅提高织布效率。

    \"试过了吗?\"

    \"昨晚试运行了一次,\"陈瑜兴奋地说,\"织出了三丈布,比普通织工快十倍!不过还有些小问题......\"

    \"什么问题?\"

    \"梭子容易卡住,\"铁手先生皱眉,\"而且线断了不会自动停,容易织出瑕疵。\"

    叶明若有所思。这已经相当接近现代纺织机的雏形了。若能解决这些小问题,必将引发一场产业革命!

    \"需要什么材料尽管提,\"叶明当即拍板,\"府衙全力支持。\"

    铁手先生眼睛一亮:\"好小子,比顾家父子爽快多了!那老顽固就知道让我造兵器......\"

    叶明忍俊不禁。看来这位机关大师在镇北王府没少受\"压迫\"啊。

    离开百工坊,叶明又去视察了互市的其他区域。

    新建的东区已经有不少商户入驻,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家挂着\"陈记南北货\"招牌的大铺面——陈瑜把生意也搬到互市来了。

    午时,叶明回到府衙,刚坐下用膳,武明堂匆匆进来:\"大人,白鹿堡来信,秃发头领邀请您明日过去一趟,说是有关冬季牧场的事。\"

    叶明点点头。秋深了,草原各部都要为过冬做准备。他正好也要和秃发鹰商量互市冬季运营的事宜。

    \"备些礼物,\"叶明吩咐赵德,\"把王妃留下的那几匹锦缎带上,再装两坛桂花酒。\"

    下午,叶明处理完积压的公文,信步来到后院。几株桂树还在散发着余香,让他想起桂花节的盛况。若是每年都能举办这样的盛会,各族之间的隔阂必将越来越小......

    \"大人!\"陈瑜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铁手先生请您过去一趟,说是织机有重大突破!\"

    叶明赶到百工坊时,铁手先生正得意洋洋地站在织机旁。机器运转顺畅,梭子来回飞驰,已经织出了小半匹布。

    \"看!\"老者指着新加的一个小装置,\"老头子我想出来的断线自停装置!线一断,这个木钩就会落下,卡住传动轮!\"

    叶明仔细查看,果然精巧。一根细线控制着小木钩,线断则钩落,简单却有效。

    \"先生大才!\"叶明由衷赞叹。

    铁手先生得意地哼了一声:\"这算什么。等我把提花装置也做出来,就能织出带花纹的锦缎了!\"

    陈瑜在一旁补充:\"大人,我和先生算过了,如果这样的织机能推广开来,布匹价格至少能降三成。百姓穿衣就不再是难题了!\"

    叶明心中一动。这正是他想要的——技术改良带来民生改善。他当即决定在互市设立一个纺织区,专门推广这种新式织机。

    傍晚,叶明正在书房规划纺织区的布局,赵德轻轻敲门:\"大人,乌云姑娘求见。\"

    \"快请。\"

    乌云今日穿了一身中原服饰,手里提着个食盒:\"大人,我做了些草原点心,想着您可能没空用晚膳......\"

    叶明心中一暖。自从桂花节后,乌云时常来府衙,有时送些点心,有时请教中原文化,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多谢姑娘挂念。\"叶明请她坐下,\"正好有事想请教。白鹿部可有擅长织布的妇人?我想请她们来互市纺织区帮忙。\"

    乌云眼睛一亮:\"我姑姑就是部里最好的织工!还有几个姐妹也很拿手。\"

    她犹豫了一下,\"大人,我...我能也来学吗?\"

    \"当然可以!\"叶明笑道,\"陈瑜和铁手先生正需要有人试用新织机呢。\"

    两人聊得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月上枝头。

    乌云起身告辞时,叶明突然想起什么:\"姑娘稍等。\"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诗经》,\"听说你想学中原诗词,这本很适合入门。\"

    乌云接过书,脸上泛起红晕:\"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