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梁神秘巨商 > 第287章 暗涌赐名

第287章 暗涌赐名(2/2)



    丁君澜心头微震,长公主被逼和亲的消息如一块寒冰投入心湖。她垂眸掩去眼底波澜,只恭敬道:“长公主殿下心系社稷,自有主张。”此事牵涉太深,她不便多言。

    辞别太后,丁君澜回到顺天楼后宅,立刻修书一封寄往太福祥。信中详述京都动向:太后赐名“丁承业”,对香儿母子甚为关切;郑侍郎与章阁表面相安,实则暗流涌动;太后震怒欲惩郑,被劝下,默许秦文自行应对;长公主处境艰难,被朝臣施压和亲吐蕃。末了,她殷殷叮嘱秦文定要护得香儿母子周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那丁家血脉的珍视与感激。

    郑侍郎的报复,终究还是来了,迅疾且刁钻。来自二牛山的公文快马送至沛县太福祥前楼,措辞冠冕堂皇:为肃清关防,严防不法,凡过往二牛山关隘之货物,无论品类,一律加征“厘金”,税额陡增三倍!凡涉及铁器、盐茶等“敏感”之物,不问缘由,即刻扣押!想要绕道?

    那崎岖难行的山路,要多走一百五十余里不说,沿途盗匪出没,风险陡增。

    这分明是掐住了太福祥北上货物流通的咽喉。秦文看着冯五呈上的报告,眉头紧锁。

    眼下之计,唯有化整为零,靠那些盘查稍松的散商小贩,蚂蚁搬家般一点点将货物偷运过去。效率低下,成本激增,非长久之计。

    与此同时,几封来自远方的信笺也送到了秦文案头。

    一封来自北境大都。卫霆的字迹略显潦草,透着风尘仆仆的气息:“东家钧鉴:仆已安抵大都。闻阿善公主在黑鹰部落,行踪难觅,故未贸然寻访。此地北燕人与蛮族势同水火,蛮族正大力清剿北燕细作,风声鹤唳。仆假扮蛮族行商,于西城盘下一处客栈,价极廉。地方甚阔,稍加修葺即可开张。为免树大招风,另拟店名‘归云驿’,取其行旅暂歇、望云思归之意。待诸事停当,再往北都探路。此地耳目混杂,书信往来恐不便,暂不多叙,一切安好,勿念。卫霆拜上。”

    另一封来自江南苏城,是周冷月派去收购祖产的心腹所书,字里行间透着愤懑与无奈:“禀东家、周掌柜:属下已抵苏城。周家旧宅三处,确如传言,皆遭火焚,已成焦土一片。上好田产、临街旺铺,早被城中几大豪绅瓜分殆尽,名目繁多,追索无门。便是那赖以养蚕的桑林山地,亦被官府强收,不知所踪。

    属下现只能先将那几片烧毁的宅基买下,花费银钱一千三百两。已雇人清理废墟,筑墙围起,以待他日重建。睹此惨状,实令人扼腕!属下必当尽心,守好这最后一点根基。”

    最后一封是冯五从泸县发回,语气则轻快许多:“东家大喜!泸县西河边那五百亩滩涂地,属下已派当地人用一百两纹银拿下!县衙的文书上写得明白,准建货仓、工坊、码头,水面可泊船。当地人都笑话,说那地方水浅泥淤,做不得正经码头,是块废地。可属下记得东家说过,‘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就是水浅么?咱们搭它几里长的‘廊桥’栈道伸到深水处便是!古时筑城修堰的法子,挪来用用,无非多费些工料。这价钱,简直是白捡!”

    秦文放下信笺,目光投向窗外。郑侍郎的刁难如芒在背,卫霆在北地扎根,周家祖产艰难回收,泸县新港的蓝图初现……千头万绪,如同交织的网。

    他揉了揉眉心,嘴角却浮起一丝穿越者特有的、近乎顽劣的笃定。网再密,也总有破开的口子。

    这滩涂浅水之地,在古人眼中是废地,在他眼中,却已是未来巨轮起锚的港湾。他铺开一张泸县舆图,指尖点在那片新购的滩涂上,仿佛已听见了未来码头喧嚣的号子声。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