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第786章 活棋

第786章 活棋(3/4)

大军转身之际,两侧山林突然响起鼓声。周瑜率领的水军早已弃船登岸,在此设下埋伏。箭矢如暴雨般落下,刘勋的军队顿时溃散。

    激战至深夜,刘勋仅带数十骑突围。当他逃到江边时,却见孙策已立于船头,手中提着一盏气死风灯,灯光照在他年轻却坚毅的脸上。

    “刘太守,留下传国玉玺再走吧。” 孙策的声音在江面上回荡。

    刘勋望着江面倒映的灯火,忽然仰天大笑:“我竟输给了一群黄口小儿!” 他解下腰间的锦盒,用力掷向孙策,“这劳什子玉玺,谁想要谁拿去!”

    锦盒落入孙策手中时,江风突然转急。苏羽站在周瑜身边,望着刘勋策马西逃的背影,忽然想起荀彧曾说过:“乱世之中,最无用的便是虚名。”

    皖城收复的消息传到历阳城时,城中正在举行秋社祭祀。孩童们提着灯笼在街巷奔跑,读书声混着祭神的鼓声,竟有种奇异的和谐。苏羽站在学馆窗前,看着里面正在临摹《论语》的学童,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先生在看什么?” 孙策捧着一卷竹简走进来,脸上沾着祭祀用的朱砂。

    “在看你半年前救下的那些孩子。” 苏羽指着靠窗的一个少年,“那不是被刘勋掳走的庐江小吏之子吗?”

    孙策凑到窗前,咧嘴笑道:“他现在能背《诗经》了。”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对了,许昌来人了,说是荀尚书托人带来的。”

    锦囊里是半块麦饼,已经有些干硬,却还带着淡淡的麦香。另有一张素笺,上面只有荀彧的字迹:“秋凉,添衣。”

    苏羽将麦饼凑近鼻尖,眼眶微热。二十年前在洛阳太学,两人常常分食一块麦饼。那时荀彧总说:“麦饼虽粗,却能养人。”

    “先生,荀尚书是不是很厉害?” 孙策好奇地问,“公瑾说,曹操能平定北方,全靠他在后方调度。”

    苏羽将素笺折好藏入袖中:“他啊,是个连睡觉时都要抱着文书的人。” 他忽然笑了,“不过他棋艺很差,当年总被我让三子。”

    话音未落,程普匆匆进来:“公子,江东传来消息,刘表派黄祖率军犯境。”

    孙策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黄祖?”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杀父之仇,正好清算!”

    苏羽按住他的肩膀,目光落在案上的棋盘:“刘表势大,又有长江天险可守。若贸然东进,恐遭不测。”

    “那先生的意思是?”

    “以退为进。” 苏羽拿起一枚棋子,落在代表柴桑的位置,“黄祖性情急躁,我们可诱他深入,再派周瑜断其退路。” 他忽然看向孙策,“你还记得城楼上那盘棋吗?”

    孙策点头:“记得,先生说要留有余地。”

    “正是。” 苏羽指着地图上的豫章郡,“我们真正的目标,是这里。”

    三日后,孙策率军西进,故意在边境与黄祖小战几场便节节败退。黄祖果然中计,率军一路追击,深入吴地腹地。当他抵达石亭时,却发现前路被山洪阻断,后路已被周瑜的水军切断。

    激战在暴雨中爆发。黄祖站在船头,看着四周涌现的吴军战船,忽然明白自己掉进了陷阱。他挥舞大刀砍倒两名吴军士卒,却见孙策已踏着浪桥杀上船来,手中长枪如出海蛟龙。

    “黄祖,拿命来!” 孙策的怒吼盖过了雨声。

    枪刀相交的脆响在雨幕中回荡。苏羽站在远处的山坡上,望着江面上的激战,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读书声。回头一看,竟是学馆的先生带着学童们来了,他们躲在岩石后,用稚嫩的声音诵读着《孙子兵法》。

    “兵者,诡道也……”

    雨声渐小的时候,战斗已近尾声。黄祖被孙策挑落水中,很快被吴军擒获。孙策站在船头,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父亲,孩儿为您报仇了!” 他对着江面拜了三拜。

    苏羽走上船时,见孙策正将黄祖押到船头。他忽然注意到黄祖的发髻间藏着一枚玉佩,与当年刘表赠予孙坚的那枚极为相似。

    “这玉佩……” 苏羽刚要开口,却见黄祖突然挣脱束缚,一头撞向船舷。

    鲜血溅在孙策的战衣上,也溅在那枚玉佩上。黄祖望着天空渐渐散去的乌云,嘴角竟带着一丝解脱的笑意:“二十年了…… 终于可以解脱了……”

    孙策不解地看向苏羽,却见他正望着玉佩出神。那玉佩背面刻着一个 “坚” 字,是孙坚早年的私印。

    “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苏羽轻抚玉佩上的血迹:“当年刘表杀你父亲,黄祖其实是被迫从命。他这些年一直佩戴着你父亲的私印,想必是心中有愧。”

    江风卷起孙策的衣角,也卷起学童们断断续续的读书声。他忽然将玉佩收入怀中,对苏羽道:“先生,我们回历阳城吧。我想再摆一次棋。”

    深秋的历阳城已有些寒意。苏羽坐在灯下整理兵书,忽然听见院外传来吴钩出鞘的轻响。他推门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