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传人。524年,他140岁,掌教师父传他衣钵,为他赐名菩提达摩,并要他前往震旦传教,普渡众生。他随即由天竺出发,经过交趾,于526年抵达广州,不久被南梁皇帝萧衍接到建康。萧衍与达摩论道几天几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到这,她停了一下。
萧西风亲自为她斟茶,伸手对她示意“请用茶再讲”。
刘莎沄坐着,双手合十表示感谢,然后捧杯饮一小口,放下茶杯,接着道:“据说,萧衍问达摩:‘吾造寺庙过千、抄经书几百卷、度俗为僧数以万计,有无功德?’达摩答:‘无功德’。萧衍问:‘为何?’达摩答:‘造寺庙是为讨好和尚、抄经书是为讨好祖师、度俗人是为讨好大众。所以无功德。’达摩看不上萧衍,于是偷偷离开,准备渡江北上。萧衍派军队追赶到江边,达摩见形势危急,于是摘取一支芦苇抛进长江,芦苇变成一艘小船,载着达摩飘然而去。”
萧西风问:“南梁的版本呢?”
刘莎沄笑笑,接着道:“萧皇与达摩论道。皇帝问:‘吾造寺庙过千座、抄经书几百卷、度俗入僧数以万计,为何世上苦难未见少?’达摩答:‘福祸皆如东海,添之不觉多,舀之不见少。但做莫问。’”
萧西风点点头。
过了一会,他问:“轮回司的版本,在哪里可见到?”
刘莎沄:“轮回司的版本?什么轮回司的版本?……轮回司什么版本?”
说到后面一句时,她脸上有些茫然。
萧西风苦笑一下,决定不再为难对方。
“那你觉得,达摩为什么离开建康?”萧西风问。
“嗯?”刘莎沄以奇怪眼神看着萧西风,并没因对方修为、官职比自己高几个大阶而发怵。
“达摩为何不留在南梁?”萧西风又重申一遍。
“不是……”刘莎沄眼神迷惑看着萧西风,嘴唇嗫嚅着道:“这个……这不是轮回司安排的吗?”
“轮回司安排?!”萧西风这次没有问出声,而是在脑海里思索这个答案。
刘莎沄的意思似乎是说:是轮回司不想让萧衍拥有佛教祖师这样的大纛招牌。
达摩没有留在建康,而是去了洛阳,这是轮回司的手笔。
联想到“大同计划”,萧西风有些明白了:佛教在西方不受欢迎了,但在东方却很好使。轮回司可能是担心佛教在南梁形成凝聚力,到时阻碍北方统一南方。
可是,尽管没有达摩祖师,佛教在南梁还是越来越兴盛呀!
这又怎么解释?
难道对于佛教发展快慢、南北统一模式,在丰都地府或者小阴间,还有不同声音?
这个问题不适合问刘莎沄。萧西风想了想,换个问法:“佛教或道教,在岭南发展现状怎样?”
刘莎沄愣了一下,慢慢思索着道:“回副司君,属下觉得,岭南和江南、中原、河北,很不一样……”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