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贺拔胜的英雄落寞,却是精明强干元子攸的重大失误,甚至可说是致命失误。
因为,贺拔三兄弟代表武川系军事势力,与高欢代表的怀朔系势力齐名 二者都已成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武川系成员深耕关中、陇西,久居洛阳深宫的元子攸没有注意到。
或者是他注意到了,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武川系以贺拔三兄弟为核心,首领按规矩是建在的老大贺拔允,其实是三弟贺拔岳。
贺拔岳非常敬佩二哥贺拔胜,只因贺拔胜在洛阳,便由三弟统帅武川系势力而已。
元子攸有意放任郑先护“欺辱”贺拔胜,将来会为这个愚蠢行为付出惨痛代价。
……
再说在陇西剿匪的尔朱天光、贺拔岳这边。
尔朱兆等扶持元晔登基,元晔赐封尔朱天光为陇西王后,洛阳的孝庄皇帝元子攸也颁发诏令,赐封尔朱天光为广宗王。
双方都想拉拢尔朱天光。
11月,尔朱天光与贺拔岳暂停剿匪事宜,从泾州还军长安,召集众将领们,一同商量如何应对突发大事件:皇帝杀死了太原王尔朱荣。
最后,大伙达成共识,制定了行动计划,具体是两点:
1、由尔朱天光率主力去洛阳,争取早于尔朱兆、尔朱仲远先到那里,擒拿元子攸、为天柱大将军报仇;另立新君,掌控朝廷主动权。
2、如果另外两方先占据洛阳,那就争取把元子攸请到洛阳来,与建明帝元晖分庭抗礼。
作出决策后,尔朱天光让贺拔岳暂代雍州刺史职务,并以骠骑大将军身份统领军队,留守关中。
尔朱天光自己带着宇文泰、李虎等将领,率领3万精骑兵,向东出潼关,朝洛阳而来。
……
12月初,尔朱兆准备领兵南下攻打洛阳。
他想起叔父尔朱荣当初说过:如果我遭遇不测,只有高欢有能力统帅我的所有兵马。其他人无此本事。
而叔父对自己军事能力给出的评价是:能统领3000契胡精骑兵。
这在尔朱家族成员中是最高的。
但不及高欢太多。
尔朱兆自然不会请高欢来做自己的老大。
但叔父说高欢带兵能力强、能与叔父比肩,那自己拉上高欢一起南下攻打洛阳,应该更有把握。
于是,尔朱兆以尔朱氏集团首领名义给晋州刺史高欢下令,召他来做南征军统帅。
高欢与连襟段荣、姐夫尉景、妹夫窦泰一起商量对策。
段荣道:“尔朱兆另立新帝、征伐旧帝元子攸,咱们不要掺和这种事。与其支持尔朱氏家族篡位,不如积攒力量,到时支持欢弟你来。”
尉景也道:“没错。咱们现在的力量太弱。尔朱氏家族和皇帝元子攸,任何一方都不是咱们可以招惹的。不过,尔朱兆的号令,也不能完全不理。这样吧,欢弟你找个借口拒绝他,让我率一队人马去配合他作战,算是咱们的态度。”
窦泰:“欢哥,俺的想法是:外头还不够乱,咱们得苟着。等他们狗咬狗撕扯得几败俱伤、乱彻底了,咱们才出手,助欢哥你干大事。”
三人的想法,与高欢设想的差不多。
高欢道:“两位哥哥、泰弟,我的想法同你们一样。我的看法是:虽然太原王有恩于咱们,但他率军入京图谋篡位这事,咱们不能公开表态支持,那样会得罪许多朋友。如果他成了,咱们不敢吱声;但他现在被皇上杀死了,也说明天理昭昭。尔朱兆那里,我就回复拒绝他。就让姐夫领一支人马随他行动吧。”
四人取得一致意见,高欢于是写信急送尔朱兆,称:晋州境内最近叛匪猖獗,自己实在无法离开,否则恐生意外。现派统军尉景率军随大将军行动,支持大王。
尔朱兆对高欢答复很不满意。
但他此刻不愿节外生枝,便没去追究高欢所言真假。
多了尉景一支人马也是好事。
尔朱兆暂不理高欢,心里想着到时再算账。
尔朱兆率军南下,抵达建州治所高都时,发动进攻。
几个月前,尔朱世隆率军由洛阳北上长子时,路过这座城。
将士们将满腔悲愤发泄在这里,把这座城内居民几乎屠光了。
此时的城中,驻扎着元子攸派来的源子恭部军队。
源子恭是源贺之孙、源怀之子、源子雍之弟,职位是尚书右仆射、车骑大将军。
他的属下都督史仵龙与尔朱家族有关联。
史仵龙偷偷打开城门,放尔朱氏大军入城。
源子恭见此,只得弃城,率几骑逃走。
此后,尔朱兆大军一路没遇阻拦,顺利抵达黄河北岸,并拿下北中城。
黄河河桥此前被李苗烧毁,黄河在洛阳附近上下游的船只,全部控制在洛阳守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