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幸好遇见神 > 第532章 高人背后算计 猛将对面厮杀

第532章 高人背后算计 猛将对面厮杀(2/3)

颢,请求让自己率部众到彭城赴任。

    陈庆之和马佛念的如意算盘是:一旦元颢不敌尔朱荣而垮台,自己随时可以经泗水南下,撤回梁国。

    元颢哪里不懂陈庆之的算计,自然坚决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颢下旨安抚陈庆之:主上(萧衍)将朝廷收复魏国全境的军务托付给将军,将军若离开洛阳一走了之,这是辜负主上啊!

    这样不仅有损将军威名,也将连累我受到主上责罚。

    对将军的请求,我万万不能答应。

    总之一句话:你想守在退路边,准备随时溜走,门都没有!

    陈庆之接到元颢回复,只能苦笑。然后上表认错。

    与此同时,尔朱荣的情报机器高速运转,尔朱荣与手下高参们也完成了情报分析工作。

    他得出初步结论,制定了作战计划。

    尔朱荣要反攻洛阳了!

    这时,之前归附元颢的魏国宗室、朝官中,有些人看不惯南梁军队在魏国作威作福的恶行,纷纷离开洛阳,前去投奔元子攸。

    这其中有一人名高子儒,他是中书舍人高道穆的哥哥。

    高道穆相当于是元子攸的大秘书,高子儒自然很容易见到元子攸。

    他禀奏元子攸:元颢在洛阳的所作所为,已失去民心。魏国百姓心系陛下,江山不日即可光复。

    元子攸深受鼓舞。

    他下诏任命尔朱世隆为相州刺史,进驻邺城,主持南部政务。

    元子攸自己率亲随北上驻扎长子县城,诏令尔朱荣来此地会面,商讨光复洛阳的大事。

    尔朱荣一直没把陈庆之太当一回事。

    他此时最想做的事,是把皇帝元子攸弄到晋阳,以便自己方便控制。

    他觉得,只有皇帝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消灭陈庆之,那是分分钟的事。

    他接到元子攸诏令,便下令清点几路人马,要他们分头向洛阳方向进发。

    然后召来驻守中山的贺拔胜,叫上元天穆、尔朱兆等人,一起赴长子县城,觐见皇帝元子攸。

    几人与元子攸密谈后,元子攸岂不知尔朱荣的意图,他表示坚决不去晋阳。

    元子攸摆出一副大义凛然面孔,高谈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等浮夸辞句,搞得尔朱荣、元天穆等无言以对。

    尔朱荣只得部署军队,就地保护皇帝驻扎长子县城。

    然后令各路大军汇合,集结了30万人马,南下进驻河内郡(沁阳),正式宣布讨伐元颢、陈庆之。

    尔朱荣对外号称百万大军。

    事实上,古人作战时,大型战役,30万作战兵力号称百万并没错。

    因为,一万精骑兵配套三万后勤兵,这是基本操作。

    尔朱荣的30万大军可能也有水分,但至少有25万有生战力。

    那么,他为此次大战动员的人力应该达到百万了。

    尔朱荣的队伍里,将星云集。

    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熠熠生辉,照耀历史长河。如斛思椿、贾显智、贺拔胜、贺拔岳、斛律金、叱列平、独孤信、宇文贵、侯莫陈崇、宋显、赵贵、张轨……等等。

    这时,陈庆之已亲率5万大军驻守黄河北岸北中城,与尔朱荣隔着200里遥遥对峙。

    元延明领5万人马,驻守南岸,一部分沿岸驻防,一部分守河桥,随时增援、接应陈庆之。

    元彧领兵3万,将黄河上下游沿岸船只全部收拢。

    尔朱荣派人到黄河北岸征调船只时,根本找不到几条船。

    尔朱荣大军无法乘船过河,那就只有强攻北中城一个办法。

    6月22日,北中城攻守战爆发。

    一方是北方霸主、战神尔朱荣。

    一方是未曾落败的白袍将军、军神陈庆之。

    战神与军神的巅峰对决!

    短短三日之内,尔朱荣就派出将士,与陈庆之的队伍交战11次。

    双方的伤亡,非常惨重。

    但尔朱荣始终无法撼动北中城堡垒。

    尔朱荣的主力是契胡骑兵,攻城本不擅长;

    陈庆之本人没有战力,最擅长调兵遣将、排军布阵。尤其是守城。

    可以说,双方的交战,尔朱荣是以己之短,攻敌所长。难免吃亏。

    尔朱荣也懂得这点。

    所以,他这次南伐,既准备了强大的军队,也事先在洛阳守军中安插了间谍。

    元彧的军队中,有一个3000人队驻守黄河中央的河渚(俗称沙洲),领头军官是校尉祖棣。

    黄河河桥以河渚为中心被分成两段,北端是北中城,南端是洛阳守军北大营,中央河渚硬地上有军营。

    这座河桥是洛阳上下游几百里内唯一的一座大桥。

    祖棣驻守的位置十分重要。

    尤其是这里距离下锚在南岸的一排排船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