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颢任命后军都督侯喧为睢阳太守,就地驻扎,负责筹划粮草补给、兵器锻造、伤员治疗等事务。
元天穆在荥阳被陈庆之打败,稍作休整后,再次集结军队、部署兵力,发动反攻:
尔朱世隆镇守邺城,负责军事后勤;
元天穆率军四万,进攻大梁(开封),很快得手;
费穆率军2万,攻打虎牢,久攻不下;
大都督刁宣率军3万攻破睢阳城,斩杀梁国睢阳太守侯喧。
元颢下令陈庆之率军出洛阳,反击魏军。
结果是:元天穆在大梁,与陈庆之攻守易位,依然不敌,大败后只身逃走;
费穆在虎牢关外被迫向陈庆之投降;
睢阳城也被陈庆之收服,丁宣逃走。
陈庆之继续书写不败神话。
降将费穆到洛阳后,被元颢、元彧、元延明等宗室贵族认定为“河阴惨案”主谋,凌迟处死。
与费穆一同被处死的还有尔朱荣的从弟尔朱世承,他被斩首。
元颢自梁国出兵以来,一路顺利。
侯喧率领的后军全军覆没,是元颢遭遇的首场大败。
幸好元颢此时拥有首都洛阳及许多州郡,后军损失对他没有影响。
元颢是元子攸堂兄,早年就有争夺帝位的想法。
他入主洛阳皇宫,丝毫不觉违和。
他给驻扎河内的元子攸写信,表示:我所做的一切,首先是为了报“河阴之变”中惨遭杀戮的宗室、朝官之仇;其次是从尔朱荣手中为元氏宗室夺回政权。
元颢告诉元子攸:你身为皇帝时,只不过是尔朱荣的傀儡。现在弯腰前去投靠他,比从前的利用价值更轻。不如南来归顺我,咱们共同努力、光复元氏天下。
元颢把自己给元子攸信件内容,同时昭告天下。
对元颢的信件,元子攸没有回复。
元颢又极力拉拢元彧、元延明等宗室贵族和留守官员,给他们升官晋爵。
此外,他发布诏书,大赦天下。当然,尔朱荣团伙核心除外。
他向全国各州郡派出使者,宣扬自己的主张和做法。
元颢的行为、言语,把自己放在尔朱荣的死对头位置上,使得他与尔朱荣没了调和余地。
有弊必有利。
元颢的做法,得到与尔朱荣敌对势力的坚定支持。
尔朱荣的影响力在北方,魏国南部人都不喜欢尔朱荣。
很快,魏国黄河以南的各州郡,全部宣布归附元颢的洛阳朝廷。
这时候,魏国命运,决定于元颢与尔朱荣斗法的结果。
或者说,尔朱荣的一言一行,将深深影响魏国未来走向。
尔朱荣出身地方土豪,貌似粗莽。
但其实,他家族部落的历任酋长,都是心明眼亮、惊才绝艳之辈。
尔朱荣也不例外。
面对陈庆之军队摧枯拉朽的战斗力,尔朱荣没有选择立即前去与之硬罡。
面对老谋深算的元颢,尔朱荣也没有选择与之打嘴炮、亮出底牌。
他的做法是紧盯大局,选择最佳进攻点,全面布署、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化解危机。
齐州刺史、沛郡王元欣,在元颢攻入魏境、开始造势时,他认为元颢说得没错:元子攸只是尔朱荣扶持的傀儡皇帝;元颢代帝,是皇权重回元氏宗室手中。
于是,元欣打算接见元颢派来的使者,宣布效忠新皇。
而元欣的长史崔光韶则极力反对向元颢效忠。
崔光韶认为:元颢的后台是南梁,而南梁是魏国不共戴天之敌。
魏国皇位如果被南梁掌控,那才是真正的亡国。
元颢勾结外敌颠覆本国,是大魏罪人。效忠于他,只会遭天下人唾弃。
元欣被崔光韶说服,杀死了元颢派来的使者。
元欣的做法,产生了蝴蝶效应。
襄州刺史贾思同、南兖州刺史元暹见元欣如此做,也先后效仿,杀死元颢使者、不承认元颢政权。
冀州刺史元孚,被元颢封为彭城王。
元孚见上述几人都不承认元颢,也把元颢给自己的册封诏书送到元子攸那里。
广州刺史郑先护是元子攸的发小、最铁忠臣,他第一时间杀死元颢的使者,宣布与元颢势不两立。
——这一切,自然多数是尔朱荣派人下血本努力争取的结果。
再看元颢的所作所为:
元子攸匆匆忙忙离开洛阳时,只带着皇后和几位妃嫔,绝大多数后宫美人都留在洛阳。
元颢接收了这些女子,自己享用也就罢了。
他为了笼络大臣和高级将领们,竟然做出一个丧心病狂的举动:把元子攸的后宫改造成顶级KTV包房,让重臣、忠将们轮流到后宫饮酒唱歌,以元子攸留下的佳丽寻欢作乐。
元颢、陈庆之刚入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