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幸好遇见神 > 第523章 德亏失旧臣 才卓成新帝

第523章 德亏失旧臣 才卓成新帝(1/2)

    原本,高欢为尔朱荣出的计策是:宣布丞相元雍为奸佞之臣,率军进洛阳是为诛杀元雍、清君侧。

    现在,太后伙同郑俨、徐纥把皇帝给毒杀了,还搞出女婴即位几天再换人的乌龙儿戏,那尔朱荣可打的旗号就简单且更有说服力了:拨乱反正、匡扶社稷。

    尔朱荣让元天穆拟定檄文、传发天下,列数胡太后罪行,宣称率军赴京城讨贼。

    同时下令:按原计划行军,向洛阳开拔。

    尔朱荣率军南来的消息,很快在整个首都广泛传开,人尽皆知。

    洛阳城内,人心浮动。

    皇宫里也不例外。

    朝廷臣子们开始各存心思、自己打自己的主意。

    胡太后召集百官入朝,商量对策。

    但此时朝堂气氛,与从前已大不相同。

    胡太后毒杀皇帝,遭到宗室贵族怨恨;她又以女婴代位,欺骗天下人,朝廷大臣们敢怒不敢言,只能在内心深深唾弃之。

    所以,上朝时,一众臣子们都沉默不言。

    连元雍、元徽、元略这些坚定党附胡太后的宗室老臣,都眼观鼻、鼻观心,一语不发。

    胡太后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此时的她也没得选择,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她决定不再相信其他人,只信任郑俨、徐纥、李神轨这三个闺榻伴侣。

    朝会没有结论。散朝后,胡太后留下三人进行秘议。

    经过合计,胡太后以小皇帝名义下诏,宣布京畿地区全面戒严,进入军管状态。

    任命李神轨为军管大都督,统率洛阳所有军队,坚守黄河各个渡口,阻止尔朱荣渡河。

    李神轨派别将郑先护进驻北岸桥头堡:北中城;

    北中城与洛阳北大营间是黄河河桥,河桥中断坐落在河渚上。

    李神轨派别将郑季明驻守河渚,兼领水师,机动攻击来敌;

    派武卫将军费穆屯兵洛阳上游的黄河小平津,随时增援;

    李神轨亲自率军驻扎洛阳北门大营,在那里接应黄河中桥守军;

    经过一番部署,表面看起来,洛阳6万守军,抵御由北而来、需要渡过黄河的尔朱荣一万军队,应该足够了。

    也许是李神轨对尔朱荣缺乏足够认知,也许是他认识到了却无能为力,只能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

    反正洛阳城的防御部署,在尔朱荣眼里破绽百出。

    528年3月底,尔朱荣队伍到达黄河北岸河内郡城(孟津)。

    他命贺拔岳和高欢各率5000精骑兵,靠近黄河北岸就地扎营,互相拱卫。

    让侄子尔朱天光、亲信溪毅,渡过黄河、悄悄潜入洛阳城,找到尔朱荣从弟、直阁将军尔朱世隆,去接长乐王元子攸过来军营。

    4月初十,尔朱世隆等人带着元子攸和兄长彭城王元劭、弟弟霸城公元子正,由黄河上游偷偷渡河,来到河阳尔朱荣军帐中,与后者会了面。

    尔朱荣与元子攸单独交谈后,双方达成互相扶持的合作协定。

    4月11日,尔朱荣命高欢、贺拔岳将军营前移,驻扎河阳。即洛阳黄河中桥北岸。

    尔朱荣与元子攸、元天穆等人商量后,就在黄河北岸的军营里,为元子攸举办了登基仪式。

    是为孝庄帝。

    尔朱荣手下士兵齐声高呼“天子万岁!”声音响彻黄河两岸,传进洛阳城里。

    当然,对于就任皇帝之位而言,这样的仪式实在有点寒碜。

    元子攸发布的第一道诏书,是任命尔朱荣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领军将军,封太原王。

    这些职务像个套餐,指向就是朝廷第一权臣:

    侍中:自由出入皇宫的资格。

    都督中外诸军事:全国军队总司令(配合大将军身份才能调动军队)。

    大将军:掌握兵符,直接任免、调动军官,指挥军队作战。

    尚书令:宰相。文官头子。

    领军将军:皇城禁卫军首领。

    有了这些顶级头衔,若是再往上走,那就是假黄钺、加九锡、冕十旒……与天子平齐、准备篡位的那个套餐。

    元子攸告诉尔朱荣,驻守中桥北岸桥头的禁卫军别将郑先护,出身荥阳郑氏,是自己幼时邻居、发小,拉他入伙有很大把握。

    尔朱荣大喜,让元子攸书信一封,派人去找郑先护。

    郑先护看了信,得知自己发小由尔朱将军扶持做了皇帝,二话不说,回信给元子攸,宣誓效忠。

    同时,郑先护还向新皇表示:中桥南岸守将郑季明是自己族兄,做通他的工作应该没有问题。

    就这样,秀容骑兵渡黄河的阻碍,轻松搞定。

    这时,驻守黄河上游小平津的武卫将军费穆,突然溜出军营,只带几个死士随从跑来投奔尔朱荣。

    尔朱荣见到他,非常高兴。

    这位费穆是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