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官道:主政一方 > 第905章 赴京作报告

第905章 赴京作报告(1/2)

    组织部那间老会议室,茶水都凉透了,没人动一下。

    郭诗瑶话讲完,桌上的那张手绘流程图晃了两下,像是被风吹了一口气似的,但没人去扶。

    她扫了一圈,没等人反应,起身收了图纸,走得干脆利落。

    刚走出门,张毅就迎上来了。

    “郭部长,书记让我问你,直播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你要的那批群代表名单,我们这边还差两个名额。”

    “名单我来补。”她低头拿出手机,说道:“通知市政大厅那边,把一楼大厅座椅区重新排,留出十五个群众代表位,边上要安个电子反馈器。”

    “电子反馈不是锁了权限吗?”张毅皱眉。

    “书记说了,直播上不去,咱就线下搞。”她说得干脆:“群众不在网上看,就让他们当面问。”

    张毅点头:“行,我去协调。”

    三天后,市政大厅临时清场,天还没亮,技术口的人已经在布线。

    平台被锁,直播进不了主系统,书记干脆不直播了。

    大屏幕不播画面了,改成实时滚动弹幕,把群众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打出来。

    上午九点,群众陆续进场。

    有人提着板凳,有人拎着小塑料袋,还有人带着娃。

    组织部那边怕现场乱,调了五十多个干部在现场盯着。

    第一个上场的,是政务大厅窗口办的副主任。

    他人一上来话筒都没摸稳,底下第一个大爷就喊了:“你就是那个让我跑三趟的窗口是吧?”

    副主任愣了三秒,才回道:“不是我,是我们那口的另一个科员……”

    群众不买账,问道:“那你这副主任是干嘛的?是不是你管的?”

    副主任脸上发红,张了张嘴,说:“是我失职,我愿意下周带人上门把手续补齐。”

    话一出,底下就有人点头了。

    张毅在后台盯着人流数据,实时统计表弹出来:认知反应率比上次线上直播高了17%。

    到第三个干部上场时,群众提问越来越狠。

    “你说去年治理了河道,那为啥我们家巷口还是水一大就淹?”

    “你发的那个施工图,我小孙子看了都说是P的。”

    “你说修了公厕,我家门口那两间锁到现在没开过。”

    那个干部开始是硬撑着解释,后来也有点怂了,咬了咬牙,说:“行,今天下午我去现场,我们局全程直播修!”

    掌声来了。

    张毅在后台抿了口水,低声念了句:“真敢说。”

    郭诗瑶站在另一侧,翻着平板上的现场弹幕,一条一条划过去。

    “今天这个现场直播,比前几轮在系统里打分还要刺激。”

    她边念边点头说道:“书记说得没错,群众能提问,就是制度落地。”

    一轮下来,干部述职、群众提问、在线点评,三个环节一气呵成。

    结束那天晚上,有个自媒体拍了视频发上网,标题就叫《松海书记干了件实事——让干部当面接受群众灵魂拷问》。

    视频点赞十几万,评论底下一片。

    “这个书记我服了!”

    “我也想去我家那边提个问!”

    “什么时候全国推广?”

    第二天,市委宣传部后知后觉来问张毅:“书记这边要不要发个通稿,我们这边写好了,一稿两千字。”

    张毅头都没抬:“不用。”

    “那我们写稿子要不要统一口径?”

    “写你们想写的,书记说了,这事不归宣传口控,归群众发声。”

    省里没两天就收到风了。

    省委办公厅组织口,系统内开会直接点名松海:“虽然存在直播权限限制,但反馈显示制度仍在推进,群众满意度上升,不建议继续限制传播通道。”

    当天晚上,技术后台恢复,直播端口重新打开。

    张毅把这消息第一时间报给了书记。

    许剑锋只是说了一句:“很好,群众是帮我们开了这个口。”

    张毅笑道:“书记,群众是咱制度最大的靠山。”

    许剑锋没笑:“他们也是咱最大的镜子。”

    第三天,省委电话打过来。

    “书记,下周组织系统要开全国制度报告会,点名松海市!你带一个人,来现场讲松海经验。”

    张毅正好在场,听完直接问道:“书记,您带谁?”

    许剑锋看了他一眼:“郭诗瑶。”

    “她?”张毅愣了下。

    “她是这套制度的执行人。”许剑锋一锤定音:“我只是做总账的人,账本是她写出来的。”

    张毅知道这事不小。

    报告会是全国组织系统最高规格的制度会议,一年就一次,能被点名发言的,全是部级干部或者重点改革试点的书记。

    郭诗瑶一个地市组织部长,能上去讲,简直就是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