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开局建运朝,平诸天万界 > 第242章 粗鲁但有道理

第242章 粗鲁但有道理(1/2)

    李由道:“父亲说,如今之计,就是要让百姓安心耕种,生儿育女,让百姓安心。三十年之后,再谈战事,也不迟。”

    胡亥没吭声。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而是在中原经历了文景之乱和汉武之后,终于有了对外开疆扩土的实力,这可是三、四代人的努力!

    而如今,短短数年,便完成了三、四代人的成果,实在有些异想天开。

    李由接着说道:“可是我父亲说,皇上做事,必有他的用意,我们这些愚昧无知的人,恐怕是听不懂。”

    胡亥微笑着说道:“老臣所言极是。”

    李由一怔,看了看冯劫,又看了看他。

    厅上没有别人,只有李由和冯劫两个亲信。

    胡亥在大殿内走来走去,缓缓说道:“最好能和鲜卑人和乌桓结盟,让他们臣服。但,这等国家,却非人力所能做到,只能听天由命了。”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此次讨伐匈奴,我要从各大王手里夺回一些权柄,以免留下后患。”

    关键就在这里!

    李由和冯劫都屏住呼吸,静静听着。

    胡亥双眸低垂,神色淡然。

    这场棋局,他已经在脑海里演练了很多次。

    这一刻,他将自己的棋路一一说了一遍,讲解的清清楚楚。

    “当年项羽入侵,刘邦造反,占据了咸阳,将御花园、湖泊和平原都开放了。那些入宫的东西,现在都在黔大人的手里,我总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要回去吧?”胡亥坐下,抿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

    冯劫趁此机会,问了一句:“你是想以攻打匈奴为借口,以征收粮食为借口,将山川湖泊都收为己有?”

    胡亥向嫪毐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冯劫担心的说道:“这会引起很多人的议论。”

    一旦被人说成“与民争利”,那就不太好了。

    胡亥闻言,嗤笑一声,说道:“将这些物资分发出去,真的对百姓有好处吗?我可不这么认为。这才刚开始,再过两年,我向你承诺,只要住在这里的人,不管是山川湖泊,还是湖泊,都是大富大贵,与一般的黔家没有任何关系。”

    冯劫低下了头,他必须要佩服皇上的高瞻远瞩。

    胡亥复站了起来,来回走着:“此为一,此为二。现在的诸侯国,所有的官员,都是类似于一个小型的国家。而在其他国家,赋税也是有自己的制度的,征收完了,也就上交了一小部分。只是一点点,我还不满足。而且每个国家都有开采矿产的权利。我知淮南王有大量的铜,足以支撑他的生活,所以才会不收十五什一的赋税,黔京城对他赞不绝口,周围的难民也纷纷前来投靠。但仔细一想,这铜原是天赐之物,淮南王独享,只为博取名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力量越来越强,他的野心也会越来越大。”

    冯劫与李由也知道这一点,但很快,他们的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

    胡亥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别说现在的王朝,就算是在两千年前,赋税和赋税也会互相争斗。

    如果什么都没有发生,那些王公贵族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想要的东西交出来,这场战争,必然会爆发。

    否则,本来是二八,现在却变成了二八,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的实力最强?

    胡亥定了定神,说道:“若是能一举歼灭匈奴,那就再好不过了。就算做不到,也可利用这件事情,将各大诸侯国的势力集中起来,让朝廷垄断盐业,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这是一件“好事”,可以强化中央权力。

    冯劫和李由都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冯劫感慨一声,发自内心的赞叹:“这一次,皇帝大人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李由有些担心的问道:“可是,那些王爷们会同意吗?”

    “是啊。”雷格纳点点头。胡亥撇了撇嘴,他向远处的夜色看了一眼,说道:“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抓到韩信了。”

    韩信若是听话,吕雉也好,淮南王也罢,都不可能造反。

    但如果不能制服韩信,那就没有人能制服他了。

    所以韩信和胡亥的见面,对勿乞来说,是极其关键的。

    胡亥命赵高在渭水以南修建了一座汤池,并在这里接待了韩信。

    收复失地后,哪怕是皇上的寝宫,也要有人居住,现在又在江边修建了一座新的宫殿,可见对这座宫殿的重视。

    就算是太子迁,也在犹豫。

    昨天皇上的寿宴,就是由他来主持的,当然,也包括了赵高这样的实权人物。

    而名义上的统帅,却是太子正。

    生日宴会做的很好,皇上还夸奖了他几句。

    所以,太子扶光的心情很好,觉得自己的生活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在人生最低落的时刻,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向太子妃求助。

    不过,在他风光无限的时候,他更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