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让你研究气象,你磁暴鹰酱舰队? > 第913章 采集船俘虏

第913章 采集船俘虏(1/2)

    “舰长,还真让总指猜着了,这里不止一个采集队,12个探测球目前在11号残骸区周围共发现了多达20个类似的小型采集队。

    它们的编组基本保持一致:一艘转运货船+三艘小型采集船,最大的母船看起来就是大号货运飞船,尺寸接近我们龙舟货运飞船的三分之二。

    在这里。。。”

    随着情报官将20个采集点一一标识出来,最大的那艘母船也出现在画面中。

    这是一艘雪茄型的长条状货运飞船,它的典型特征就是船身上有几十个非常明显的类似接驳口一样的对接装置。

    探测球拍到它的时候,6艘转运货船恰巧正在排队卸载小型采集飞船收集来的那种黑色晶体。。。

    “总指要求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地俘虏一艘采集飞船,要我说俘虏一艘转运飞船貌似更容易一些。

    它明显是采集小队的中转指挥大脑,研究价值更大一些!”

    李博听后马上摇头表示不同意,“目标越大,感应系统越复杂,我们暴露的风险也就越大。

    目标系统越简单越好,这样它们没有太多的感应器,而且安全级别肯定也更低,就像我们的指挥系统一样。

    我们对应下一级军官,而他们才指挥基层官兵,只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很难找到落单的采集船啊,它们似乎有固定的工作区域,不会偏离中转飞船太远。

    除非。。。”

    “除非我们俘虏一整个采集小组?”

    李博摇了摇头回了一句话,“除非一直等下去!”

    “。。。。。。”

    全体“萤火一”侦察舰队的指挥员都摸了摸额头。

    盯着画面中那些还在忙碌的“小蜜蜂”,他们在思考一个问题:这TM要等到什么时候?

    让他们惊喜的是,这种等待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在这个残骸区域的边缘地带,一艘“挑剔”的采集球飞船渐渐来到了距离中转飞船最远的边缘区域。

    在它攀附在一个直径约50米的黑色晶石上正准备继续切割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弹性网将它整个罩了起来。

    随着屏蔽信号同步发出,捕获网开始快速收缩,一分钟后,它像蛇一样回到了原点。

    等完全进入一艘登陆艇后,这艘任务飞艇无声无息地驶离这片区域并向后方快速撤离。

    。。。

    很快,专程从指挥舰赶来的李博便在专门搭建的一个特殊房间里见到了这艘外星系文明的第一个高科技产品。

    从侦察飞船上调过来的技术人员正在快速分析采集机器的内部结构,随着几个机器人的探测线快速扫过,球壳材料得分析结构跟里面的结构也清晰得显现出来。

    “外壳是一种由碳化硅丝组成的陶铝合金,这是一种耐低温、抗腐蚀性能非常不错以及金属延展性、韧性都非常优秀的复合材料。

    整体科技水平接近人类2020左右的水平,工艺水准非常高!”

    机器手一边分析球壳的材料,快速工程AI也开始快速记录这些极具分析价值的信息。

    正如刑天所想,俘虏了一艘采集飞船,对方的科技水准大体也就有了判断。

    “也就是说差不多比人类科技落后还不到30年?”李博惊讶地问道。

    一名技术工程师摇了摇头,“单单从这里确实是这样的,我国太空开发署也有类似的采集机器人。

    大小、传感器级别、材质都要高一级,按照我们的理解,这种高科技技术的技术升级间隔约20--30年。

    所以符合我们的预判,但也不绝对,毕竟参考对象太单一,但如果让我评价,我只能说这个文明应该无限接近我们人类文明。”

    李博听后点了点头。

    工程师开始紧张忙碌,快速打开圆球飞船的检修口后,里面果然露出了跟人类类似设备差不多的数据检修连接装置。

    将它小心翼翼地拆开,圆球里面更多的机械装置跟线路呈现在所有人面前,工程师开始按照总指的要求开始尝试读取这艘采集飞船的内存数据以及安装可以收集图像、声纹的“间谍”装置。。。

    “距离捕获时间过去多久了?”一边盯着工程师的操作,指挥官李博问向旁边的巡洋舰舰长。

    “15分钟!”

    “那个采集小组有什么动态变化吗?”

    “没有,按照我们的观察,它们在作业的时候没有数据交换信息,它们交换数据启动传感器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对接的时候。

    而且因为最大距离原因,这些小采集船的对接交货时间在20---40分钟不等。

    只要不超过最大作业时间,中转飞船便不会主动发射握手信号!”

    “。。。。。。”

    李博没有再说什么。

    还好他们花了一点时间将这些采集飞船的作业流程了解了个大概,要不然还真容易触发它们的安全预警。

    另一边,负责整个“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