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第728章 钢铁工坊和三酸两碱

第728章 钢铁工坊和三酸两碱(1/2)

    “以往士兵给火枪装填弹药时,需要先以火药容器测量火药的用度,而后倒入枪管,再以油布包裹弹丸塞入枪管,而后再以通条将弹丸压入枪管底部,压实。

    按照殿下的指示,属下遍访京城造纸的商贾,请教那些造纸匠师,试制多次,终于造出这种符合要求的纸壳。

    这纸壳可塑性强,又不过分坚硬,属下根据枪管规格生产纸壳,先以以油布包裹弹丸压在纸壳最底部,并在纸壳内倒入称量好的黑火药,最后将一头以细线扎紧。

    士兵临阵时,便只需拿出这种纸壳弹来,以牙齿咬开扎细线的一头。

    将黑火药倒入枪管,而后将纸壳弹开口的那一端向下,直接塞入枪管,再以通条压实,便可正常发射。”

    毕懋康一边说着,一边用一把近卫军现役遂发式火枪演示,片刻功夫便将火枪填药完毕。

    张世康也不废话,接过火枪便走出屋子,连靶场都懒得去,对着屋子外头十步左右的一个拴马桩就扣动了扳机。

    但听砰的一声,燧石处冒出火星和白烟,拴马桩上同样也冒着白烟。

    张世康走近那拴马桩去看,用手去查看拴马桩的材质,以及弹丸造成的伤害大小。

    作为资深的火枪使用者,张世康早已可以通过材质,来判断火枪的威力。

    事实上,这种纸壳弹的威力,与直接装药的威力并无二致。

    但强就强在简化了装填弹药的步骤,使其比原来的方式快了大约三成左右。

    虽然三成不过一两息的时间,可在战场上,最关键的时候或许就能改变战场的结局。

    毕竟对于这时候的火枪兵而言,换弹药的速度就是一切。

    “毕老又立大功了!”张世康站起身来,露出姨妈笑。

    纸壳弹的概念并不复杂,对于古人而言,难点只有两个,一是思维上有没有想到这么做,二是材质。

    实际上制约这个项目的,便是新的纸制,不然概念已经从张世康这里获知,也不可能折腾这么久。

    不过不论如何,只待这种定装纸壳弹量产,大明火枪兵的战斗力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属下惭愧,这都是殿下的功劳。”

    毕懋康与宋应星一样,谦逊的拱手回礼。

    在他们的心目中,概念的提出,可比最终实现重要多了,这也是他们对答案之书如此看重的原因。

    “倒是殿下所言的膛线,属下至今还未能实现。

    此前属下一直卡在材质上,枪管需要用最好的钢铁来铸造,给枪管刻制膛线,就需要更坚硬的材质。

    不过属下如今已经有眉目了,制造总局内的老大三兄弟以高炉炼制出来的钢铁品质更好,属下已拜托他们帮忙打制刻制膛线所用工具。”

    毕懋康又道。

    “那三兄弟如今搞的怎么样了?”张世康询问道。

    老大这三兄弟,自然是理工科科举时,被张世康发现的那三兄弟。

    只不过三兄弟此前限于条件,基本只用很小的炉子炼制钢材。

    三兄弟在张世康的邀请下,加入制造总局后,张世康交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建造更大的炼焦炉、炼钢炉。

    虽说只是同比例放大,但毕竟三兄弟从未用那么大的炉子炼制钢铁,难度还是有的。

    王徵接过话茬道:

    “回殿下,三兄弟此前已经完成中型炼焦炼钢炉的建造,所炼之钢铁与其原来并无二致。

    三兄弟说已经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完成大型炼焦炼钢炉的建造的投产,前两日还请示我等,希望跳过大型炉子的实验,直接批准建造钢铁工坊。

    属下认为,这需要殿下来做主。”

    张世康想了想道:

    “既然三兄弟有把握,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容后本王便给工部传信,开建炼钢工坊!

    不过……”

    张世康说罢突然迟疑了一下。

    “这钢铁工坊的选址,或许不能也建造在制造总局周围了,应该好好考虑考虑。

    我有两点要求,其一尽量远离京城,且必须处于京城的下风口。

    其二,要专门修建一条渠沟,直通天津卫入海。

    便以水泥为材质吧,顺便测试一下水泥的性能。”

    张世康一边思索一边道,王徵不解。

    “殿下,这是为何?”

    制造总局周边已经建造了不少的工坊,包括玻璃工坊、纺织工坊、瓷器工坊、火枪火炮工坊等等。

    这也是当初按照张世康规划,毕竟各式工坊距离近些,不仅有集群效应,也方便制造总局的匠师们监督。

    “以后你们便知道了。”张世康卖了个关子道。

    钢铁厂在这年月自然是稀罕东西,毕竟自两汉起,盐铁一直就是官营。

    原因自然也简单,钢铁产量低,需要优先用于军队。

    可按照张世康的规划,一旦大型炼焦、炼钢炉开建,以泱泱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