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第702章 离谱的问题

第702章 离谱的问题(1/2)

    “指挥使大人让臣去散播他的功绩给百姓,甚至还让臣找人给他写歌功颂德的文章,还不让臣说!

    臣觉得这样做实在无耻,臣有愧呀,臣辜负圣恩!”

    说罢,刘文柄就跪倒在地,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孙维藩悄摸给刘文柄竖起大拇指。

    王承恩和方正化也有点懵,不知道新乐侯和怀国公是哪根筋不对,他们两人乃是皇爷家奴,所思所想肯定为主子考量。

    而新乐侯和怀国公,能有如今的官职权力,可都是武英郡王的提拔和举荐。

    这……这就背刺啦?

    崇祯皇帝的表情也耐人寻味,他感觉自己已经看穿了一切。

    首先新乐侯和怀国公不大可能因为这事儿,真的希望他诛无忌那小子的九族。

    否则弹劾奏疏就不会是现在拿出来,而是在永平府甚至关外的时候就送过来。

    毕竟锦衣卫的消息传递能力是整个大明目前最快的。

    而这两人又是联袂而来,保不准就是商量好的。

    那么事情就昭然若揭了。

    这俩货,联袂前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也不想无忌那小子辞官。

    巧了嘛这不是!!

    “两位卿家果真是这么想的?”崇祯皇帝不动声色的道。

    “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孙维藩率先回道。

    “张世康目无法纪居心叵测,臣与他势不两立!”刘文柄也很快表明态度。

    崇祯皇帝也不惯着,立马就扭头对王承恩道:

    “既然证据如此确凿,那还等什么,王大伴伴,拟旨吧。

    张世康居心叵测有谋逆之举,孙爱卿也说了,当诛灭九族。

    就按照孙爱卿的话来拟旨吧。”

    啊?孙维藩闻言一下子亚麻呆住了。

    不是吧陛下,你来真的呀?

    刘文柄也有些惊诧,不是说天子对指挥使大人信任到了骨子了吗?

    怎么三言两语就要杀人?还诛灭九族?

    等会儿让我算算,我有没有在九族之内。

    不对呀!他们只是来撇清关系的呀!

    王承恩也有点懵,感性告诉他,他这皇爷指定不是来真的。

    可理性告诉他,他必须赶紧去拟旨。

    于是王承恩就迈开鸭子步,往大殿后头走,同时心里头默念着一二三四的数字。

    刚数到三,果然就有人先绷不住了。

    孙维藩当即再次拜倒:

    “陛下呀,这这这……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

    “行了,别装了!”

    孙维藩本来就嘴笨,结结巴巴的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最终还是崇祯皇帝看不下去了,直接打断。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们俩货给朕玩什么聊斋。

    “朕不希望无忌辞官。”崇祯皇帝意味深长的道。

    “郡王殿下胸有韬略腹有大义,大明不能没有王爷,臣也不希望殿下他辞官。”刘文柄立马跟上。

    孙维藩左右瞅了瞅。

    “陛下,俺也一样。”

    到了这时候,方正化哪里还看不明白,知道自己是误会武英郡王了,立马跪地请罪。

    他本来就觉着古怪,从他与武英郡王并不多的几次接触中,直觉上他并不认为张世康会有谋逆心思。

    方正化是懂兵的,而不论是近卫军还是虎贲军,张世康都非常舍得放权,几乎可以说是甩手掌柜。

    历朝历代真有谋逆心思的人,是绝不可能这样做的。

    但没办法,他在关外的消息渠道太少了,东厂在张世康的建议下,主要职能已经成了宣传部门以及舆情控制部门,监督百官也主要针对两京十三省的体制内官员。

    他对关外的事,乃至军队里的事了解的并不多,而张世康手里握着锦衣卫,想躲开其他衙门的监督实在不难,好在是崇祯皇帝并未怪罪他。

    王承恩又退回到了原地,五个人开始大眼瞪小眼。

    目的达成一致了,问题是怎么来解决问题。

    几人都算是与张世康接触最多的人,都知道张世康的性子,属于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混不吝,还懒。

    “陛下,建奴虽然被打残了,但毕竟还在,不如就以这个为借口,陛下为天子,那大侄儿还能忤逆不成?”

    孙维藩开动脑筋,先出了主意,并觉得十分可行。

    王承恩立马出来反驳道:

    “公爷,此计不妥,建奴几无可战兵力,倘若不是朝廷粮草不济,殿下他很可能就一鼓作气灭了建奴。

    如今夏粮再有半月基本就能入库,若果真如此说,殿下他可能会立即再度领兵讨伐,几个月后,咋办?

    再者说,殿下他……他风评并不好。”

    王承恩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旁的人不说,那小子还真敢抗旨,只不过王承恩是顾忌崇祯皇帝的面子,没有明说。

    “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