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690章 李代桃僵

第690章 李代桃僵(2/3)

兴趣的,甚至还觉得这是先辈留下来的糟粕,认为通过一个人的面相就判断这个人的善与恶实在是无稽之谈。

    但是经过曹子建昨天展现出来的相面识人,让他大受震撼。

    现在的他,对于这门‘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也想跟曹子建一样,学会相面术,这样,自己就能通过面相来判断一个人的善与恶了。

    “这.....”曹子建面露难色道:“我教不了你。”

    要知道,自己这相面术跟鉴赏古玩可不一样。

    对古玩的鉴赏,是曹子建打小就开始接触的,又经过各种系统性的学习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才有了现在的眼力。

    而相面术,他没学过,靠的是系统的奖励的‘十观相法’才一下子掌握的。

    完全不懂得怎么教人。

    戴师爷闻言,还以为曹子建是因为这门学问有着特定师承的缘故才不能教的,这就没有继续勉强。

    看着戴师爷一脸落寞的神色,曹子建出声解释道:“戴师爷,并不是我要藏着掖着,而是这相面术,我实在不知道从何教起,我怕误人子弟。”

    “曹先生,那您能跟我讲讲这相面术吗?”戴师爷开口道。

    曹子建想着,陈顺同他们还没回来,这会闲着也是闲着,也就没有吝啬,点头道: “在咱们华国,最早有关于相面学的文字记载,可见于《左传》,其上明确记载了周代史官史叔服为公孙敖二子相面的事例。”

    “当时对方是通过观察形体与气质推断其命运,长子“谷”被断为共富贵者,次子“难”为尽孝送终者。”

    “那会,大家对于相面,大多处于经验的累积,比如看到手长脚长者就认为其擅劳力,女性手指纤细者,则非务农出身,这些经验性关联在后来逐渐成为一个体系。”

    “直到汉代,随着专门相术着作王充的《论衡·骨相篇》出现,才算真正完成了相面从经验到理论的跃升。”

    “而对于相面学真正的巅峰期是唐宋时期。”

    “唐代甚至催生出了职业相士群体,相术成为了当时人才选拔的辅助手段。”

    “而到了宋代,《麻衣神相》提出‘五官十二宫’理论后,也彻底标志着面相学进入成熟阶段。”

    戴师爷听的无比认真。

    “当然,倘若你真的想学习这相面术,第一步,就是先从基础理论入手,比如先了解十二宫的具体位置。”曹子建继续道。

    “因为这是相面学的核心。”

    “至于那些鼻梁挺直者多具领导力,眼睛明亮者通常机智这些,你就需要结合实践和经验来积累。”

    “这点,你可以先从身边人的面部特征和实际行为进行匹配,总结经验。”

    “总之,这面相学是门大学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回头,我将我自己对于相面的一些心得手写出来,你到时候就先按照书上的理论先做个了解吧。”

    这话,让戴师爷双眸大亮,激动的连说了三声‘好’。

    “记住,这相面识人,一定要通过整体面相才能确定那人的为人,不能因为单一的一个特征,就觉得那人是善是恶。”曹子建叮嘱道。

    “明白,曹先生。”戴师爷答道。

    ? 就在两人聊天的功夫,有几名出去传达通知的人已经回来了。

    曹子建见状,这就示意戴师爷去魏府门口等着。

    不多时,魏府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曹子建发现,全部都是生面孔。

    显然,昨天那些来参加婚宴的人因为土匪一事,这会都不敢来魏府了。

    除了是生面孔以外,大多数人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

    不用问曹子建也清楚,这些人都是听到这里可以领粥,所以才过来的。

    “诸位,粥还在熬,大概还需要一炷香的功夫,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会吧。”戴师爷出声道:“等下后来的人,你们帮我也传达一下。”

    众人闻言,这就开始席地而坐,等待了起来。

    一炷香的功夫很快过去,聚集在魏府门口大概已经有两百多号人了。

    这两百多号人都很安静,并没有出现拥挤的画面。

    这得益于门口站着的陈顺同等人。

    因为在他们的手里都拿着一把驳壳枪作为威慑。

    “差不多了。”曹子建朝着戴师爷开口道。

    戴师爷闻言,这就朝着众人朗声道:“各位乡亲,在领粥前,我先宣布一个消息。”

    说着,戴师爷看向了黄新海。

    黄新海顿时会意,这就将那些的土匪的尸体给一一抬了出来。

    围观的众人都是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怎么回事。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尸体,都是土匪。”戴师爷说着,指着离他不远处的魏城丰尸体,继续道:“包括这位,他压根就不是魏城丰,而是土匪假冒的。”

    “而我,才是魏城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