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652章 客气且不失礼貌的拒绝

第652章 客气且不失礼貌的拒绝(1/2)

    其实,对于这种当众给人鉴宝这事,曹子建内心是十分抗拒的。

    首先,给人鉴宝这事,本身就是一件不讨喜的活。

    毕竟如今的古玩行鱼龙混杂,市场上更是赝品丛生。

    而持宝人拿过来鉴定的藏品那肯定都是自己的心头好。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藏品就像是他们的孩子那般珍贵。

    藏品对的,那还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跟对方说,这藏品有问题,相当于直接告诉对方,这孩子不是你亲生的是一样的道理。

    这事搁谁心里都无法接受。

    而这过程,曹子建还要遵从自己的本心,实事求是。

    绝不能将白的说成黑色,也不会将黑的说成白的。

    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当然,如果遇到比较‘明事理’的持宝人,即能直面现实的人。

    一上来就跟曹子建说,怀疑自己收藏的这件东西哪哪有问题,那曹子建会非常高兴。

    仔细上手看过后,会将自己发现的问题一一跟对方点明出在哪。

    但这种人在这个圈子里相对较少。

    更多的还是那种一上来,就先跟鉴定者讲一大段故事。

    说这东西是自己祖上传下来的,亦或是早年间从某个文物商店花大价钱购入的等等。

    这种人,哪怕你跟他说了这东西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别人还会跟你死犟。

    甚至,还可能看自己年轻,说自己眼力不行,只会胡说八道什么的。

    这也是曹子建为什么鲜少给人当面鉴定的主要原因。

    当然,之前曹子建直播给人免费鉴宝不算。

    毕竟那是隔着网络,哪怕对方要跟你犟,视频一挂,属于谁也找不到谁的那种。

    况且,像这种公益鉴宝活动,现场肯定有各种监控不说,甚至还有媒体扛着摄影机进行拍摄宣传。

    如此一来,哪怕持宝人手中的藏品是真品,曹子建也无法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其收入储物戒指领取奖励。

    当然,也不是说这公益鉴定活动全都是坏处。

    还是有好处的。

    曹子建可以通过持宝人拿过来的宝贝,欣赏到一些藏品的同时,还能通过赝品了解当下的一些做伪工艺。

    只是转念一想,曹子建觉得自己想要了解当下的做伪工艺。

    还不如直接去潘家园旧货市场逛一圈来得更加轻松。

    “算了,还是不去参加了。”曹子建心中暗道。

    只是拒绝一位‘领导’的邀请,而且还是公益性质的工作,需要讲究方式和礼节。

    既要表达歉意,又要维护关系,让对方理解你的难处。

    就在曹子建脑海中想着如何巧妙拒绝陶永的邀请时,就听到陶永继续道。

    “曹先生,我们举办公益鉴定活动的初衷,就是让收藏爱好者可以获得专业的鉴定服务,确保藏品的真伪,避免因假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而且公益鉴定活动不仅提供鉴定服务,还能起到有效宣传文物收藏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收藏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收藏行为。”

    “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引导民间收藏走向正轨,发挥文物应有的价值,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希望到时候你参与进来后,能够在鉴定过程中给持宝人普及文物收藏知识,帮助收藏者提升鉴赏能力,形成良好的收藏环境。”

    陶永话里话外,好似十分肯定曹子建必然会参加一般。

    其实他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毕竟这是官方组织的活动,多少商家挤破脑袋都要参与进来。

    “陶局,不知道这场公益活动大概举办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曹子建问道。

    他准备通过时间不合适来婉拒对方。

    “今年是秦省历史博物馆建成33周年,我们准备在年末,也就是接下来十天左右,同秦省历史博物馆联合,开展‘文物公益鉴定’活动。”陶永答道。

    “此次活动,主要涉及明清书画,瓷器,高古玉,杂项等等。”

    “通过目鉴方式,鉴别送鉴藏品的真伪和年代。”

    “曹先生你对瓷器比较了解,到时候,我邀请你来当瓷器类目的代表之一,替公众鉴定一下瓷器。”

    目鉴,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视觉观察和经验判断来鉴定一件藏品的真伪、年代和文化价值的一种方法。

    核心在于鉴定者凭借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观察文物的造型、胎釉、纹饰、工艺技法等方面的特征,与已知的时代特征进行比对,从而做出判断。

    要知道,目前全世界的文物,不单单是瓷器,包括绘画,乃至更高级别的艺术品,最主要的鉴定方法,就是以目鉴为准。

    因为科技鉴定手法,它都是有反手段的。

    例如某件“雍正官窑”,虽然经过热释光检测烧制年代与釉料成分分析验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