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643章 这该死的胜负欲

第643章 这该死的胜负欲(1/3)

    “林老爷子,我就说这多参观博物馆,对古玩的眼力是有提升的。”曹子建笑着开口道:“你挑得这四件瓷器,都是很有年头的藏品。”

    听着曹子建的夸赞之词,林卫国一脸得意的看向林泰,道:“大孙子,听到没有?我就说你爷爷我现在的眼力已经今非昔比了,你还不信。”

    “现在小建都夸赞我了,你应该信了吧?”

    “爷,你刚说的要求是5到20万区间,现代工艺品,也达不到这价格呀。”林泰开口道。

    “大孙子,承认你爷爷优秀就这么难吗?”林卫国瞪了一眼林泰。

    这一次,没等林泰开口,曹子建率先出声帮林泰解释了起来。

    “老爷子,林泰他也是怕你骄傲上,等回到京城之后又放开手脚,开始肆无忌惮的去收购其他古玩,归根结底,还是担心你上当受骗。”

    林卫国闻言,拍着林泰的肩膀,道:“大孙子,你放心吧,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爷爷还是懂得。”

    “以后爷爷购买古玩,专找熟人,不熟的人绝对不会贸然入手。”

    “爷,这生人宰一半,熟人大满贯的道理你不懂吗?”林泰接口道:“我觉得你想要不被人骗,只有提高自己的眼力才是硬道理。”

    此话一出,林泰就感觉哪里不对。

    赶忙朝着曹子建开口道:“曹哥,我说的熟人大满贯可不是说你,你别误会,我相信曹哥不会坑我爷爷的。”

    “那可不好说。”曹子建开玩笑道。

    “呃....”林泰一愣。

    “好了,不逗你了。”曹子建笑着摆了摆手,看向林卫国,道:“老爷子,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你挑的这四件古玩吧。”

    “好。”林卫国点了点头。

    曹子建这就率先将那件清咸丰黄地粉彩花卉纹碗握在手上,另一手手指微曲,在碗壁轻弹了一下。

    顿时,一道声音像磬器一样响亮发出。

    “好清脆的声音。”林卫国开口道。

    “这主要是因为该碗胎体轻薄坚致的原因。”曹子建答道:“所以叩之声如铜磬。”

    “而且该碗器壁弧度流畅,足径约5厘米,尺寸紧凑适于把玩。”

    “粉彩花卉纹象征也好,折枝牡丹和菊花的组合,寓意富贵长寿。”

    “釉色明黄匀净,可见轻微波浪纹,此乃咸丰官窑典型工艺。”

    “所以,这是一件咸丰官窑瓷?”林卫国开口道。

    “没错。”曹子建说着,将瓷碗翻了个底给林卫国看了起来。

    只见底部落得是巩红‘大清咸丰年制’六字。

    “小建,这什么价格?”林卫国问道。

    “十九万。”曹子建答道。

    听到这价格,林卫国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曹子建还以为对方是在纠结价格上的事的,开口道:“老爷子,我这报价已经是最低价了,如果你觉得价格高了,咱们可以看看其他的。”

    “小建,我纠结的并不是价格上的问题。”林卫国摇了摇头:“而是我买了这件瓷碗,别人会不会夸我眼光独到呢?”

    “只要对瓷器稍微了解一点,肯定夸你选得好。”曹子建开口道。

    “怎么说?”林卫国双眸一亮。

    “虽然说,十九万,也能买到清三代的官窑,但那些都是官窑中的普品。”曹子建解释道:“但这件黄地粉彩花卉纹碗就不一样了,他在咸丰官窑中,已经算是达到精品这一类了。”

    “众所周知,在咸丰时期,虽然因为战乱导致御窑产量锐减,但黄地粉彩的瓷器仍竭力维持宫廷气度,因为这是帝王专属色。”

    “而且其存世量比之清三代的官窑普品都要少上许多,而这也是它收藏价值的核心所在。”

    “有一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嘛,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所以相比起收藏清三代官窑普品,这件瓷碗能让人一下就感受到你的品味不凡。”

    “说得好像有那么一些道理。”林卫国沉吟道。

    曹子建见对方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继续开口道:“老爷子,这样吧,我店里也有清三代官窑的普品,价格跟这件差不多,我拿过来放一起,让你直接比对一下,看看哪件瓷碗带给你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这可以。”林卫国连道。

    当即,曹子建从柜台上拿过一件清雍正斗彩三多纹小碗,同那件黄地粉彩花卉纹碗摆在了一起。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当两者摆放在一起后,不管是林卫国,还是林泰,都觉得那件咸丰黄地粉彩花卉纹碗看着更霸气一些。

    “子建,那这件瓷碗我要了。”

    见林卫国并没有跟自己讨价还价,这也使得曹子建对于接下来的那些藏品,都没有刻意虚报价格。

    林卫国看中的第二件藏品,是一个直径达到了近35cm的大盘。

    盘内用青花绘八仙祝寿图,层次分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