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了电子元件的问题后,科研室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他们需要一台高精度的温控测试设备,用来检测空气炸锅的温度控制精度。
胡厂长得知后,发现厂里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需求,他决定亲自去找上级领导寻求帮助。
胡厂长来到上级领导的办公室,领导看到他,笑着问道:“小胡,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厂里又有什么新情况?”
胡厂长连忙说道:“领导,是这样的。咱们厂科研室正在研发一款新的产品空气炸锅,现在遇到了一个关键问题,需要一台高精度的温控测试设备。这设备厂里没有,我想请领导帮忙想想办法。”
领导听后,微微皱起了眉头,说道:“高精度的温控测试设备,这可不是一笔小开支啊。而且目前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紧张,你确定这设备对你们的项目很关键吗?”
胡厂长连忙解释道:“领导,这设备对我们的项目至关重要。空气炸锅的核心就是要精确控制温度,只有通过高精度的测试设备,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周益民提出的这个空气炸锅项目,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如果研发成功,不仅能为厂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提升咱们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领导听了胡厂长的话,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领导抬起头,说道:“小胡,看在你这么用心的份上,也看在这个项目的潜力上,我帮你想想办法。不过,你可得给我把这个项目做好,不能让我失望。”
胡厂长听了,激动地说道:“谢谢领导,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听到领导答应下来,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生怕,刚刚将牛皮吹出去,一下子就被打脸。
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科研室很快就获得了那台高精度的温控测试设备。
有了设备的支持,科研室的研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研发过程中,周益民和科研室的成员们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比如,如何优化空气炸锅的风道设计,以实现更均匀的加热效果,如何选择合适的内胆材料,既能保证不粘性能,又能满足食品安全标准。
每遇到一个问题,周益民都会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无数次的实验。
负责风道设计的小王,一开始对周益民提出的一些改进建议不太理解,他疑惑地问道:“周股长,你这个想法虽然听起来很新颖,但我担心实际操作起来会有难度,而且可能会增加成本。”
周益民耐心地解释道:“小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验证这个想法。
虽然可能会增加一些前期的工作,但从长远来看,优化风道设计能大大提升产品的性能,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至于成本问题,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想办法优化,比如材料的选择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在周益民的引导下,小王和团队成员一起,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风道设计进行了多次模拟和优化,最终找到了一种既高效又经济的风道设计方案。
随着研发工作的推进,空气炸锅的样机逐渐成型。
但在一次测试中,样机出现了温度不稳定的情况,这让大家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负责温控系统的赵工满脸沮丧地说道:“这可怎么办,都到这个阶段了,怎么还出现这种问题。”
周益民却没有气馁,他鼓励大家道:“同志们,别灰心。我们一步步来分析,一定能找到问题所在。”
他和赵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一起,仔细检查了温控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对各项数据进行了反复分析。
经过两天两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发现是一个传感器的参数设置出现了问题。调整参数后,样机的温度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这个过程中,科研室里有个叫陈国昌的科研人员,自始至终都不看好周益民的这个发明。
每当周益民他们遭遇失败,陈国昌便会趁机冷嘲热讽。
在风道设计遇到瓶颈时,陈国昌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哼,还说是什么创新想法,我看就是异想天开,这么久了连个风道都搞不定,还谈什么发明。”
当温控系统出现问题,样机温度失控时,他更是毫不掩饰地大笑起来:“瞧瞧,这就是你们跟着一个高中生搞出来的成果,失败是必然的,根本就不切实际。”
然而,一旦胡厂长在场,陈国昌就立刻换上另一副面孔。
他满脸堆笑,对胡厂长说:“厂长,您放心,我们科研室一定努力,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肯定能把这空气炸锅研发成功,周股长的想法还是很有潜力的。”
一边说着,一边还偷偷瞥一眼周益民,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屑。
胡厂长并未察觉陈国昌的两面派行径,他总是鼓励大家:“同志们,科研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遇到问题不可怕,只要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