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发觉得指定周益民来送货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陶村长热情地邀请道:“益民,不如留下来吃顿饭吧?你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这是应该的。”
周益民指了指拖拉机上满满的饲料,无奈地笑了笑:“陶村长,我也想留下来吃饭,可您看,我还有好几个村的饲料要送呢。这送完估计天都要黑了。”
陶村长仍不死心,劝说道:“剩下那几家晚点送也没事嘛。”
周益民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行啊,我答应了老支书,今天之内一定要把这些饲料都送到。”
陶村长见周益民如此坚持,也不好再强求,只好点头答应。
随后,陶村长安排了几个村民过来卸货。
周益民和陶村长站在一旁闲聊,一边看着村民们卸货。
等卸完货,周益民从口袋里拿出一包大前门香烟,递给卸货的村民们,说道:“同志们,辛苦了,抽根烟解解乏。”
卸货的几个村民听到这话,都看向陶村长,没有村长的指示,他们可不敢随便收。
陶村长出声说道:“益民给你们,你们就收下吧。”
得到村长的许可,村民们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周益民手中接过香烟,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
周益民和陶村长告别后,驾驶着拖拉机前往下一个村子。
等周益民离开,陶村长看着村民们美滋滋地抽着大前门香烟,嘴里不禁喃喃自语:“大前门就是不一样啊!”
村民们纷纷附和:“没错,没错!”
陶村长自己也有点想抽,平日里他大多抽的是自己用纸裹着烟丝自制的香烟,大前门这种香烟可稀罕得很。
他走上前,从村民手中拿过整包大香烟,说道:“不要抽太多烟,对身体不好。”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村民们看着村长离去的背影,回过神来,开始互相埋怨。
一个村民说:“你怎么不拿紧点,这么容易就让村长拿走了!”
另一个村民反驳道:“村长来拿,你敢不给吗?”
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确实,他们谁也不敢违抗村长的意思。
周益民驾驶着拖拉机,继续奔赴下一个村子。
没一会儿,就到了第二个村子。
村口,村长正焦急地张望着,看到周益民的拖拉机,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大步迎了上来:“哎呀,益民,可把你盼来了,路上还顺利吧?”
周益民停好车,笑着回应:“顺利,村长,你们这存放饲料的地方在哪,我这就开过去。”
村长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跟周益民唠着村里的家常。
来到存放点,周益民仔细查看一番,发现虽然比陶家村的条件好些,但通风确实不佳。
他指着仓库的窗户,认真地对村长说:“村长,您看这窗户有点小,而且位置也不太合理,空气流通不畅。要是饲料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便不潮湿,也容易因为空气不新鲜产生异味,影响饲料质量。您可以在仓库两侧再开几个大窗户,这样通风就会好很多。”
村长一边听,一边点头,嘴里不停地说着:“益民啊,你这一看就是行家,我们之前都没注意到这些。多亏你提醒,这就安排人整改。”
卸货时,周益民和村民们一起动手,他一边搬饲料,一边和村民们分享周家庄的趣事,村民们听得哈哈大笑,卸货的疲惫也减轻了不少。
卸完货,周益民拿出香烟分给大家,村民们开心地接过,纷纷夸赞周益民人好。
到了第三个村子,村口一群孩子正在玩耍,拖拉机的轰鸣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拖拉机上的饲料。
村长从村子里快步走出来,看到周益民,满脸热情:“益民,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
周益民和村长打过招呼,目光落在村子里的牲畜身上,发现不少牲畜都显得瘦弱。
和村长交流后,得知村里一直按照传统方式喂养,饲料配比也不太科学。
周益民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牲畜的状态,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喂养时间要规律些,定时定量,这样牲畜消化吸收会更好。”
村长听得入神,连连点头,还让旁边的村民赶紧把这些建议记下来。
卸货过程中,周益民手把手教村民们如何更高效地搬运饲料,避免浪费和损坏。
孩子们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时不时凑过来问东问西,周益民耐心地一一解答,还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果分给孩子们,孩子们拿着糖果,开心地跑开了。
来到第四个村子,周益民刚把拖拉机停下,村长就迎了上来,满脸笑容:“益民,就等你了,快把饲料卸到仓库那边。”
走进仓库,周益民发现里面光线昏暗,几乎看不清饲料的情况。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