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能够视物,赵紫瑶感应着李阳的气息,疑惑开口。
在她的感知中,李阳的气息正在节节暴涨,宛若雨后春笋。
“不,已经先天了!”
张道陵开口,感应到此时李阳的身上已然出现了熟悉圆润的灵气波动。
无边金霞随着李阳的行走在快速缩水,纷纷没入李阳的口鼻,一时间整个白云山的灵气浓度都在断崖式下降。
当李阳跨出第三步时,他的眉心发出毫光,身形飘然而起,已然破入种道。
第四步时,他抬起手,南溟剑剑锋铮铮,猛然冲天而起落入他的手中。
第五步时,李阳已然身在白云山千米上空,漫天金霞消耗殆尽,好像刚刚的震撼异象只是天地间一场海市蜃楼,他身上气息也刚好达到种道的顶点。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李阳淡淡开口,持剑站在天地之间。
他眸子中的生气越来越多,从炽盛到深邃,再到平和,逐渐正常。
他观察着这个天地。
此时已从黄昏步入傍晚,天光微黯,冷中带青,红日冰轮浮涌天未。
山脚的小山村升起白色炊烟,村民游客三三两两散在山间。
前山山巅的云深处有一座白云道院,杂草丛生道院牌匾已经斑驳的看不清本来颜色。
赵紫瑶还有宋铃李梦远在后山远远的看见这番景象,简直兴奋的要跳跃起来。
她们知道,这个世界心心念念的白云真君,在此刻,终于回来了!!
张道陵笑着抚着胡须,一步踏出,踩着虚空走到李阳身边。
“道友,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李阳笑着开口,对这位祖天师表露善意。
“可惜,你跌下了地仙修为,三年涅槃不足以让你孕育出崭新的地仙道果,甚至不到人仙。”张道陵目露遗憾,对李阳感到惋惜。
“无碍。”
李阳摇摇头,面露洒脱,并不失落自己只剩下种道的修为。
“活着的感觉,真好。”他伸出左手,轻轻一握,感受着璀璨盎然的生命力。
“接下来你要去哪?”张道陵开口,询问李阳复活之后的想法。
“这三年我虽在寂灭,但是同样能感知到外界的许多东西。”李阳淡淡开口,而后目光看向东边。
“我要去东边海域转上一转,去海上仙山做客。”
“可需要老道我陪同?”
李阳摇摇头:“无妨,张天师三年来辛苦,好好修养才是,不过我醒转之事还请张天师不要对外透露。”
“那是自然。”
张道陵抚着胡须,慈祥点头。
传言果然不错,这位李道友虽行事散漫却极为小心眼护短,三位真传弟子被人以大欺小满世界追杀,这个李真君果然要去找回场子。
两人心照不宣,李阳微微点头,而后架起剑光穿梭于云海之中,转眼间已消失在天边尽头。
“李真君这是要去找方丈山麻烦吗?”
赵紫瑶虽然是种道,但是遁速远远不如张道陵,姗姗来迟看着东去的剑光瞬间明了李阳意图,顿时无比担忧。
“真君刚刚复苏,还以为自己是之前的地仙呢!他怎么敢一个人去闯方丈山的啊!”
赵紫瑶跳脚,又惊又惧,当即踩着承影剑就想去追回李阳。
然而张道陵却伸出手,一把将她拦住,
“不必担心,修为是修为,却不等于战力。”
“这位李真君人间第一,地仙是第一,种道也是第一。”
赵紫瑶挠挠头,不明白张道陵说的什么意思,只得在心中暗暗祈祷,希冀李阳此行不要出事。
——
关于蜀川白云山那一场转瞬即逝的漫天金霞,在媒体新闻上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因为没有太多人拍到照片,在信息浩然入海的现代社会很快就沉了下去。
夕阳下落,明月高升,当夜幕中星光亮起,李阳手持南溟剑已然抵达渤海海域上空。
“方丈蓬莱何处在,归帆遥指碧云边……”
李阳低语,方丈山作为道教传说中极被尊崇的海上三山之一,在华国五千年历史中留下许多传说。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如今海上三山中蓬莱,方丈都有显踪,说明海上三山之说并不是子虚乌有,但是古时帝王多海上求索不得,说明这海上三山一直都是处于隐世状态,
然而对此李阳想的却是更多,在华国史籍研究以及张道陵的佐证下,祖龙统一六国之时气运鼎盛,却是在上古绝天地通之后又一个灵气复苏的节点。
在这个节点,祖龙如此迫切的寻找海上三山,是单纯因为想要长生,还是另有因由?
因为就目前看来,秦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