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654章 海州卫

第654章 海州卫(1/2)

    海州卫,是大明于洪武九年设置的军政机构,隶属于辽东都司,号称"控东西之孔道,当海运之咽喉",以盛产粮食和海盐出名。

    自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老酋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以后,彼此间负责为整个辽东半岛输送粮草辎重的"辽南四卫"的地位便骤然提高,其中尤以"海州卫"最为重要。

    因为海州卫扼守辽南粮道,且毗邻辽阳城的缘故,辽东经略熊廷弼在走马上任之后,虽是将全部重心用以巩固辽沈防线,却也专门钦点了两名宿将镇守海州卫,并节制周围关隘要塞的一切兵马。

    ...

    ...

    "黄将军,建奴来势汹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旌旗烈烈作响的海州城头上,游击将军张盘盯着脚下密密麻麻好似狼群的女真建奴,终是忍不住朝着身旁的参将涩声道。

    他叫张盘,辽东本地人氏,家族世代从军,算是辽东小有名气的"将门世家",但不同于昔日广宁城中那些拥兵自重的将校,其父祖在"萨尔浒之战"中尽皆以身殉国,壮烈牺牲。

    经略熊廷弼临危受命,赶赴沈阳城坐镇之后,便让他承袭父职,转而镇守海州卫。

    "瞧城外建奴军中的旗帜,应当是劳什子镶白旗。"闻听此话,另一名瞧上去约莫三十余岁的武将便是微微眯起了眼睛,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些鞑子围困辽阳城多时,却一直按兵不动,如今突然兵临我海州卫,想来是打算捏个软柿子了.."

    "但事发突然,这些鞑子军中可不见得有攻城器械呐..."

    "如此说来,我海州卫的形势,并没有想象中严峻?"听了身旁武将的分析之后,张盘脸上的惊慌之色渐渐隐去,转而浮现了一抹如释重负的神色。

    他身负国恨家仇,对于女真建奴的恨意滔天,无时无刻不想着为亲人报仇,将城外的建奴们碾为齑粉。

    只可惜前段时间,经略为了整饬辽南,将海州卫的精锐老卒抽调一空,导致城中如今可用兵力不足五千,实在难以与城外这些宛如蚁群般的建奴比拟。

    "不好说。"不同于张盘的释然,官至海州参将的黄龙仍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炯炯有神的目光直至数里外的天际线。

    "这些天,女真老酋努尔哈赤亲自坐镇凤凰城,其余鞑子们则是四散而出,扫荡辽南。"

    "此等局面之下,这些肆意游荡的鞑子们极有可能与城外的镶白旗鞑子合兵一处,转而共同攻伐我海州卫。"

    此话一出,城头上原本还算轻松的气氛骤然紧张,诸多将校在瞠目结舌的同时,也忍不住握紧了手中的兵刃,眼神中透露出一抹坚决。

    看来他们和建奴之间的这场战事,是避不可免了。

    "诸位袍泽也不必过于担心,"或许是觉得城头上的气氛有些消极,身材魁梧的黄龙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信誓旦旦的看向沈阳城:"如今建奴倾巢而出,经略大人绝不会坐视我等困守孤城。"

    常言道,十倍围之,五倍攻之,倍则战之。

    如今城外的建奴兵力虽是占优,但也没有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众人依旧拥有一战之力,遑论众人脚下的海州城距离东边的辽阳城不过百里之遥,料想那阴险狡诈的女真老酋也不敢舍近求远,殊死一搏。

    "参将大人所言甚是。"

    听了黄龙的鼓舞之后,在场的将士们纷纷齐声厉呵,惹得城外嚣张跋扈的女真建奴们也不由得狐疑着抬头。

    ...

    ...

    自老酋努尔哈赤正式率领着建州女真于辽东崛起之后,便是专门针对行军打仗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章法,并成为其日后称霸辽东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为秉承着"身先士卒"的概念,镶白旗的旗主杜度虽是没有经历过什么大场面,但依旧执意将"主帐"设置在营地靠前的位置,以便随时掌握官兵的动向。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作为深入明国腹地的"孤军",随时有可能遭遇到官兵的埋伏和援军。

    "报,旗主!"随着一阵喧嚣声响起,杜度所在的营帐帘门突然被几名身材魁梧的鞑子掀开,并簇拥着一名满脸激动之色,导致表情有些扭曲的将校跪倒在营地正中:"奴才奉命肃清海州周边的岗哨卫所,意外在城南十里方向发现了一处被明国掩盖伪装的盐场,从中缴获了大量的食盐,并当场格杀了在盐场驻守的数十名官兵。"

    哗!

    只一瞬间,人满为患的营帐中便是哗然一片,在场的镶白旗将校们均是不敢置信的看向刚刚说话的将校,喉咙上下耸动不已。

    这食盐可是"硬通货",不仅是他们女真人梦寐以求之物,更足以令明国的商人们为之倾倒,甚至就连那些蒙古人也对其垂涎欲滴。

    "所言为真?"

    事关重大,即便知晓跪在地上的牛录额真不敢哄骗自己,但杜度仍是忍不住快走了两步,居高临下的追问道,神情激动不已。

    当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