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 第969章 其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第969章 其目的到底是为什么(1/2)

    账内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兴奋地握紧了拳头。

    “等了这么些天,总算等来了这个消息。”

    大牛兴奋地摩挲着双掌,而后看向那名游骑,“敌军来了多少人?”

    游骑赶忙回道,“回将军,粗略估计,有步卒两万,骑卒两万。”

    “还有一队过千的重甲骑兵。”

    “民夫辎重无数。”

    卢正英笑道,“这西北王的家底可真是不错啊。”

    “一出手就又是四万来的兵卒。”

    “加上应城中的五万来人,这就差不多九万多人。”

    “要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偷袭安陵城的话,可能他就要倒大霉了吧。”

    杨正邦摇了摇头,“既然他敢派出四万人马出来。”

    “那就说明安陵城肯定还有防御的力量。”

    “毕竟那也是一个百年藩王,明里暗里的力量加在一起,那也是不容小觑的。”

    石刚摆了摆手,“既然他们已经动起来了,那咱们就来商量一下应对之策。”

    “目前荡寇军围困应城的兵力,尚且步卒七万。”

    “既要围城,又要打援,得好生计划一番。”

    “否则容易腹背受敌。”

    听到他这么一说,众人尽皆收起了笑容,郑重地点了点头。

    石刚站起身来,走向大帐一侧的沙盘。

    沙盘上面,大致地标注出了应城到安陵郡一带的各种地形。

    这些地形全是游骑军探查出来的情报。

    其余众人见状,纷纷起身围拢了过去。

    片刻之后,石刚高声喝道,“来人,去把飞天军的唐云将军叫过来。”

    “将军,您找我?”与众人不一样,唐云身上穿着的是一身特制的轻便皮甲。

    石刚用小棍指着沙盘上的一个地方,“小云,这个位置是否适合飞天军作战?”

    唐云转头看向石刚所指的位置,片刻之后他沉声问道,

    “这是敌军的必经之路吗?”

    小虎这时赶忙说道,“根据游骑军查探的情报,这条路是从安陵郡前往应城最近的一条路。”

    “若是他们想要从别处入应城,那就要绕过这座大山。”

    “这样一来,他们至少要耽搁五天的样子。”

    “毕竟四万大军所需要的辎重并不少。”

    唐云又仔细看了周围的地形,而后才沉声说道,

    “这个位置的地形不是很开阔,飞天军可能起到的作用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

    “不过对敌军造成袭扰,扰乱他们的军心还是没有问题的。”

    石刚闻言,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干了。”

    说着,他便对在场众人安排起来。

    这一次的对战格外重要,所有的作战计划,都是由他亲自安排指挥。

    原本的计划是让飞天军震慑应城中的守军。

    石刚经过思索,认为在野外,飞天军对敌军造成的威慑将更加巨大。

    荡寇军一直秉承着唐风兵在精而不在多的原则。

    直到现在,按照当初歩军与骑军各三万人,磐石军四万人,重甲骑兵三千人的编制来算,各军都尚未满编。

    经过石刚的计划与安排。

    忠勇军两万步卒,左骑军两万步卒。

    加上虎贲营一千人,以及飞天军五百人。

    连夜向着预定的位置急行军。

    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众人终于按照计划抵达了白石谷。

    白石谷是从安陵郡前往应城最近路线的必经之地。

    白石谷的两侧的山坡比较平缓。

    山上也并没有高耸的树木。

    反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特别适合放牧。

    微风吹拂,齐膝的草浪此起彼伏,让人格外心旷神怡。

    而在这两侧的山坡之后,则是高耸的大山将其包围起来。

    除了飞天军之外,两万步卒与骑卒,分别在白石谷的坡顶侧面安营扎寨。

    而唐云手中的五百飞天军与大牛的虎贲营,则驻守在山坡的最高处。

    就在一众荡寇军抵达白石谷的当口,张志久带着麾下距离白石谷也不过半日的距离。

    “报......”

    一个斥候骑着快马飞奔到张志久的前方。

    张志久点了点头,“说。”

    “启禀将军,斥候探报,敌军已经抵达了白石谷,占据了高地。”

    张志久对于这个消息并不惊讶。

    若是自己,也定然会在白石谷阻截敌人。

    “敌人来了多少。”

    “回将军,经过探查,敌军的兵力与我军不相上下。”

    “两万步卒和两万骑卒。”

    “另外在坡顶上还有一只重甲骑兵。”

    听了斥候的回报,张志久眉头微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