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话,干这一行的多多少少手上都有些不干净的东西,徐江明也不是被吓大的连忙开玩笑着说道:"老李,这种玩笑可是开不得的?"
李文东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开口说道:"老徐啊,就不要怪我没有给过你机会了。皇家事务所命令:皇家银行系统立即执行大规模审计和账务巡查工作工作组已经入驻,希望你经得起查验吧?"
非黑即白,这个道理到他们这个级别还是懂的,尤其是东江分行,牵扯东西太多,一查绝对暴雷。徐江明一愣,开口说道:"这怎么可能,不顾维稳啊?"
由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政治环境,因此相当级别的官员是要调离出核心岗位,然后再执行逮捕相关工作,本质上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严格来说,徐江明这个级别确实是够这个标准的,但是那是体制内的来说,皇家产业早在几年前就下了定义,不是官办企业也不是帝国企业,而是特殊性质的民营企业单位压根不需要考虑维稳,出了问题就直接抓。
很快,东江分行的问题就被锁定完毕。涉及经济治安犯罪,皇家银行是民营企业,所以没有执法权。也不是帝国监察部门处理这个案子,很快通报东江经济治安局,治安局介入之后,立即出动开始进行调查取证及相关处理工作。
被告人徐明江,原大宋帝国皇家银行东江分行行长。涉嫌职务犯罪经济审查,致使资产流失罪,判决有期徒刑十五年,吊销相关从业执照,向原属皇家银行赔付所有经济损失,勒令行业限制令(官办机构以及扶持类产业不会招募。同时,地区人才引进待遇及相关福利无法享受。)这是民间犯罪,如果这个徐江明是光大银行和帝国体制类银行的,那就涉嫌侵吞国家资产,和贪污受贿判刑会更加严格一些。徐江明,这个判刑基本上是民资经济犯罪的顶格处罚。
关于财务系统和内部审查。本质上,皇家银行是皇室资产为主要依托,处理皇室内部资产为核心业务的民营资产,因此不可能让官方介入资产审查和账务。是皇室内部稽查系统和民间的稽查机构双向负责。
相关账务执行切割统计到位,根据账务及资产抵押等相关情况有偿还能力和偿还资格的根据其账务及相关情况设立还款期和分期制度,期限内未完成或特殊原因。皇家事务所走司法程序要求经济治安部门及相关的司法部门强制查封,处置账务。
涉及官办及帝国企业单位的政治性贷款体系,债务直接切割地方衙署的转地方衙署,帝国中央企业的直接甩给中央单位。
大宋帝国皇家集团内部董事会强调几个事情。
第一,皇家集团内部文件以后不再带上官方性质话语,比如坚持是在大同世界观为核心指导思想,坚持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民服祉为第一要务结合产业情况和中央指示响应政策号召,下发以下文件。皇家产业体系去政治化和民产资产化的象征之一。
第二:皇家集团及相关产业要带头履行中央政策,开始缴纳奢侈品税。奢侈品这个东西诞生的意义第一呢,就是那些大佬有钱人想我都这么有钱,这么牛逼了,还和普通人用一样的东西,那不是显得我平平无奇吗?帝国由于特殊原因,有大量的宗室,勋贵和旧利益集团不可能全部消灭,奢侈品在这东西是有存在意义的。
第二呢,就是调节社会贫富差距。某知名奢侈品品牌有一句比较难听,但比较现实的话,他们不是割穷人的韭菜,本质上这个东西是用于调节贫富差距,服务和卖的对象就是有钱人。通过奢侈品把他们手中的钱卖出来,然后挣在高额的征收奢侈品税,这样起到一个隐性的调节社会财富差距的作用。
有些普通人和平凡人为了装逼,为了炫富,恨不得几个月不吃不喝攒点钱。非要买那个奢侈品,那就不是可以控制的了,一个东西存在本身就有意义,奢侈品这个东西也是如此。因此,从今年起,皇家集团奢侈品要开始高额征收,并且是百分之四十六。是帝国相关税款中 比较高额的一个。
同时,有关部门开始针对奢侈品东西进行研究和调研,之后可能要开放,允许部分产业和品牌搞奢侈品产业,起到社会调节作用。一方面要限制名额,毕竟物以稀为贵,那些旧利益集团也不是傻子,买这个东西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征,如果名额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另一个方面就是要严格奢侈品制度搞会员制度,一方面呢,是照顾一下旧有利益集团。另一方面呢,是要开始严格的,就和股市一样,非中产阶级不得准入,本质上是由于普通民众没有自主兜底能力,如果下场的人太多,到时候要帝国官方收拾烂摊子。
奢侈品产业本质上是一个愿挨,一个愿打的事情。就有利益集团来说,是自己身份的象征。对于帝国方面来说,通过高昂的征收,减缓贫富差距。收到的高税款可以用于民生反哺,政治建设呀,民生建设呀,资金投入啊之类的。
普通人由于装逼呀,炫富啊之类的心理上文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