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圣天子 > 第371章 江南之行(七)

第371章 江南之行(七)(2/2)

且还有一点它和蔡子安有关系,蔡子安是何人?圣平初年的户部尚书,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于作为正儿八经科考入仕的官员,放着好好的储相不干。江南集团这种地方不务正业,是对文官集团的背叛,更是对传统集团的背叛,以至于帝国中枢机关对于这个小子不感兴趣,打算把这小子调到京城,随便找个养老部门挂个虚职,让他一辈子就这样吧。

    这还是赵宇考量这小子工作做的不错,去华江冶炼集团华江冶炼集团只要是个正常人,坐到位子基本上每年的数据都好看,无论是往上升还是致仕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帝国老牌企业江南集团的拆分主体导致帝国市场引发剧烈震动,好在中枢根据提前预案进行相关处理。江南集团首次开始进行对外贸易工作。

    但相关中层干部多数转行政岗或到新组建的江洋集团,江南地区的经济情况比较复杂,再加上有个东江吸血的存在,没有中央政策扶持,江南本地很难把集团做起来。所以,由中央直管转成江南地方专辖的江南集团,基本上是要变废了。等情况好转之后,会调集骨干派并进行相应放权,把江南集团重新发展起来。

    至于江洋集团,本质上是江南本地资源的二次重组,相关利益盘更换已经完成。至于其他的问题,留给中央,他们那些人头疼吧,实在控制不了。赵宇在亲自下场处理。

    徐文东平心而论,这个结局已经不错。蔡子安是什么人?户部尚书,这不算什么,关键是他是因为太仓案下台的。太仓案是天指当政后主抓的三大案之一,算是新政商的烧的第一把火之一,能在能跟这种案子的核心人员扯上关系,他能落到一个好结局,也算天子气度大。

    时玄天司兵分三路,太仓未改组之前,帝国各地的货物包括粮食之类物品,统一押送到这里进行安置供给。皇宫及官僚和京师附近的非劳动型人口口粮供给当中的油水有多大,是个人都知道。

    所以作为主要案件,太仓归户部管辖虽然是历史遗留问题,但谁让蔡子安倒霉,再加上他本身也不干净,因此案下台后就贬到边疆去了。三代以内不得科考,和此人扯上关系,徐文东还能找到一个好位子,算天子,气度大。

    相关部门调查五轮之后,徐文东确实没有履历的问题,除了和蔡子安有相关观点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好,所以调令顺利进行。

    相关问题处理完毕之后,赵宇又审议了中书那边拟定的江南集团和江洋集团的班子成员骨干。成员是预备岗调任两个领导职位,是有官商经验的干部。剩下的问题已经处理完毕,等集团运转起来之后,就能快速完成系统化。顺便一提,江洋集团首任主事者是在东辽考察期间被定性为还不错的丁继明。

    新组建的行政部门一般情况下采用的全是行政体系干部两大集团,的组建和重组是少有启用了老派官员。本质上,当年他成为江南集团新一任掌舵人,是内部力排众议的结果。传统文官不了他,新政官员更不了他,一个没有基层历练经验的人直接到这个位置是打了破例的结果。江南集团的工作还是一团糟,因为他的是江南集团首任主事的政治仕途基本被毁,这可是用了内推呀!

    顺便提一句,徐文东可不是好官,虽然自己不贪,但是他的联络员,助理员,妻子贪的可不少。以赵宇来看,绝对不是他不知道,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宋帝国江南集团理事长徐文东在职期间无重大履历,无重大经历缺乏基层历练经验,且管教不严,在其麾下发生震惊帝国的特大政治案件和贪腐案件。顺便一提,他还动用公款投入股市,虽然最后确实运气好,赢了一笔把款项补上了,但这也已经是严重的违纪了,也就沾了一个特殊改革期的口,不然帝国监察部门早就把这小子给办了?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