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合默默地抽着烟,他知道这件事的阻力会有多大,矛盾会有多深。周鸿基树大根深,周海英在东原经营多年,盘根错节。他犹豫了一下,试探着说道:“钟书记啊,事实上啊,也可以缓一缓嘛。文件要求3月底前完成清理退出,现在才1月份嘛。时间上还有余地,是不是可以……更稳妥一些?”
钟毅淡然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苦涩和了然:“老张啊,我知道啊,你考虑的很全面,知道,我马上就要去省城了。你是担心我临走前得罪太多人,影响不好嘛。”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坚定,“但是庆合啊,文件是昨天到的,要求马上抓落实!这件事如果我在拖上一拖,倒也不成问题,交给伟正同志来干嘛!但是这不行啊!这烫手的山芋,咱们都往外扔,那工作还有谁来干?原则还要不要?”
他掐灭烟头,目光直视张庆合:“庆合啊,这样,你为我考虑我能明白,不愿让我得罪人了。这份心意我领了。”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但是!如果我害怕得罪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那这个副省级干部啊,我干脆打报告不干了!我钟毅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对得起东原几百万群众的期望吗?!”
说完,他抬眼看了墙上滴答作响的闹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走吧,庆合同志,时间到了,现在啊要开会了。”
市委一楼会议室是大会议室,平日里班子的联席会议都在一楼开,离开会的时间已经过了十分钟。偌大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又暗流涌动。与会人员都已提前拿到了会议材料,此刻大多低着头,或翻阅文件,或与邻座低声议论,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一种心照不宣的躁动。靠近窗户的位置,还有几个人大、政协的干部在吞云吐雾,眼神飘忽。
市委副书记唐瑞林坐在前排靠中间的位置,身体微微后靠,手里拿着一本《求是》杂志,看得似乎津津有味,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周围的一切议论都与他无关。他这副“人畜无害”、置身事外的样子,与整个会场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旁边的几位市委常委和县区主要领导,讨论得则要热烈一些,眼神交换间传递着复杂的信息。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市委书记钟毅与市长张庆合并肩走了进来。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两人身上。钟毅步履沉稳,脸上带着惯常的严肃,目光扫过全场,不怒自威。张庆合紧随其后,神情略显凝重。
两人在主席台中央落座。钟毅看了一眼坐在侧前方的市纪委书记林华西。林华西立刻会意,清了清嗓子,打开面前的话筒:
“同志们,现在开会!”
会场立刻鸦雀无声。
“今天的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学习省委常委会《关于切实做好领导干部子女及配偶经商办企业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林华西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在家成员,市纪委常委,并扩大到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他拿起桌上的文件:“下面,由我传达学习省委文件。”
林华西开始逐字逐句地宣读省委文件。文件措辞严厉,明确指出领导干部子女及配偶经商办企业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各地市立即开展清理规范工作,对仍在经商办企业的,必须在1992年3月31日前彻底退出;对拒不退出的,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领导干部的责任。文件特别强调,要重点清理在流通领域、利用双轨制差价、倒卖批文指标、承包政府工程等领域的违规经商行为。
林华西宣读文件时,会场异常安静,只有他清晰的声音在回荡。台下众人表情各异:有的低头认真记录,有的眉头紧锁若有所思,有的目光游移不定,还有的则面无表情,仿佛事不关己。唐瑞林依旧看着手里的杂志,仿佛那上面的文字比省委文件更有吸引力。
文件宣读完毕,林华西合上文件夹:“以上,就是省委文件的主要精神。下面,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合同志讲话,就我市贯彻落实工作提出要求。”
张庆合调整了一下面前的话筒,吹了口气,音响里传出轻微的电流声。他环视会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同志们啊,大家最近听广播,看电视,应该也都知道了。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三令五申,要求规范领导干部子女和家属经商办企业。考虑到社会的稳定和实际情况,政策啊,没有搞一刀切,给出了一个退出期限。按照这个期限,1992年1月1日,就是自动退出的最后期限!3月1日之后,那就是组织核查、追责处理的阶段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语气略显沉重:“啊,这个期限,给的时间不算短了。但是啊,我少有听说有主动退出的!个人不舍得退出怎么办?那就要组织出面了!这就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