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孙主任,我看,县里组织对民办教师进行考试,也是好事情嘛……”
话没说完,孙海龙就白了眼刘建国,说道:“建国同志,立场要坚定,工作不要掺杂私人感情,把握不准的不要轻易表态……”
刘建国只能无奈的端起茶杯,喝了口水,作为入行不久的公安,也是知道调查案件必须重证据,孙海龙这种还没开始深入调查就公然表态、甚至暗示李爱芬“不考试是对的”言论,完全违背了起码的工作原则和职业操守,充满了个人情绪和目的性。这哪里是来调查的?分明是来煽风点火、预设结论的!他忍不住轻咳了一声,提醒道:“孙主任,我以前啊是教师…”
孙海龙不满地瞥了刘建国一眼,没理他,继续对李家姐妹循循善诱:“你们刚才提到,老县长生前可能说过什么,或者…留下过什么?比如…信件?笔记?任何能反映他当时遭遇和心理状态的东西?这非常重要!这是揭露真相、替老县长伸冤的关键!”
李爱琴努力回忆着,摇了摇头:“他…他什么也没留下。出门前还好好的,谁能想到…回来就那样了…”
李爱芬却像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抬头:“信?… 对!信!我好像听我姐夫提过一嘴!就在他…出事前一天还是两天,他好像嘀咕过一句,‘不行我就写封信,把这事捅上去…’ 当时我还劝他别冲动…”
“哦?!” 孙海龙的眼睛瞬间亮了,“他说要写信?写给谁?信写了吗?放在哪里了?” 他连珠炮似的追问,身体几乎要离开椅子。
李爱芬茫然地摇头:“没…没看见他写啊,他就那么一说,后来就就出事了。信…信在哪,我们真不知道…”
线索似乎又断了。客厅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煤球炉子里的煤块偶尔发出“噼啪”的轻响。
孙海龙不死心,他锐利的目光扫视着这间简朴的客厅。老黄县长家里除了必要的家具,几乎没什么值钱东西。他的目光最后落在墙角一个老旧的书桌抽屉上。
“李大姐,” 孙海龙放缓了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组织上需要彻底清查,这既是对老县长负责,也是对真相负责。我们需要查看一下老县长生前的遗物,特别是书桌、文件柜这些地方,看看有没有他可能留下的只言片语。希望你们能配合组织的工作。”
李爱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起身去拿书桌抽屉的钥匙。孙海龙带来的两个年轻干部立刻上前,开始小心翼翼地翻查。抽屉里大多是些旧文件、笔记本、几本毛选和一些零散的信件,大多是工作往来或家书。他们翻找得很仔细,每一张纸都打开看,每一本书都抖一抖,但一无所获。没有遗书,甚至没有一张纸片提到过在公安局的遭遇或对田嘉明的控诉。
孙海龙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刚才那股热切劲头消退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焦躁和不甘。难道老黄真的什么都没留下?难道这条线就这么断了?
“会不会…被公安局的人拿走了?” 李爱芬突然冒出一句,带着怨恨,“他们做贼心虚!肯定是在我姐夫…之后,就在公安局的门口,据说是公安局两个看门的第一时间到了现场,把对他不利的东西都搜走了!”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进孙海龙的脑海!对啊!案发第一现场是公安局门口!第一个接触现场的,就是公安局的门卫!如果老黄真的留下了什么,最有可能被他们发现并处理掉!
“有道理!” 孙海龙猛地站起身,刚才的颓唐一扫而空,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爱芬同志提醒得非常及时!我们立刻去县公安局!找当天的门卫和最先到场的同志了解情况!爱芬啊,你放心,当天参与殴打你的同志,我们也要找出来。刘副主任,你熟悉情况,马上安排!”
刘建国心里咯噔一下。孙海龙这明显是要去公安局“兴师问罪”,而且矛头直指田嘉明可能“毁灭证据”。他预感此行绝不会平静,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但他无法拒绝,只能沉声应道:“是,孙主任。不过…是不是先跟县上通个气?”
“通气?” 孙海龙冷笑一声,一边大步流星地往外走,一边头也不回地说,“打草惊蛇吗?要的就是突击检查!看看他们到底有多黑!”
黑色的桑塔纳再次发动,碾过积雪未化的路面,朝着东洪县公安局疾驰而去。车内的气氛比来时更加凝重。孙海龙闭目养神,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刘建国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里沉甸甸的,田嘉明的暴脾气他是知道的,孙海龙这样直接上门“查内鬼”,无异于在火药桶上点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车子很快停在县公安局略显陈旧的大楼前。门口的警徽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孙海龙推门下车,整理了一下衣领,带着一种“钦差大臣”般的倨傲,径直走向门卫室。刘建国和另外两人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