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特工赘婿,皇上求我娶公主 > 第206章 “许公至,甘霖降;除苛政,安民邦——”

第206章 “许公至,甘霖降;除苛政,安民邦——”(1/2)

    一个孩童的哭声穿透雨幕:“爹,我脚陷在泥里了!”

    立刻有个妇人的声音响起:“忍着点,能见大统领一面,泥巴里跪三天也值当!”

    “这是……”许子霖转身看向李俊武,却见对方正憋红了脸想笑,又不敢笑出声。

    “回大统领,这些人都是陵都府的百姓。”

    李俊武压低声音,“小的派斥候问过,他们听说您亲征,就来了这里,好些人还是拄着拐杖来的。

    领头的那位老爷子,据说当年曾在楚国太学教过书。”

    话音未落,许子霖已抬脚迈入雨幕。

    李俊武急忙抓起帐角的蓑衣,却只抓到一片衣角:“大统领!披件蓑衣啊!”

    雨丝如针,瞬间浸透了许子霖的月白中衣,紧贴在脊背的甲胄衬里硌得生疼。

    他却恍若未觉,踩着没踝的泥浆大步向前,腰间的湛卢剑穗在风雨中猎猎翻飞,惊得守营士兵慌忙列队跟随。

    距人群还有十步之遥时,叩首声忽然如潮水般响起。

    数百人轰然跪倒,膝盖砸进泥坑溅起浑浊的水花,有人额头触地时碰在碎石上,立刻渗出血丝。

    许子霖瞳孔骤缩,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双手扶住一位颤巍巍的白发老者——那老者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衫,腰间还系着半旧的玉佩,正是楚国太学的耆宿宋明礼。

    “老先生这是为何!”

    许子霖的声音里带着疼惜,手指用力托住老人腋下,却触到一副嶙峋瘦骨,

    “快些起来!这满地泥水……”

    “草民叩见大统领!”

    老人却以为自己触怒了上位者,浑浊的眼珠里泛起惶恐,

    “我陵都百姓久闻大统领仁名,今日斗胆求见,实乃有一事相求!”

    说着竟要挣脱双手行大礼,被许子霖死死按住。

    “使不得!”

    许子霖单膝跪地,与老人平视,

    “在华夏军中,我与弟兄们同吃同住,从不以‘上位者’自居。老先生若再行此大礼,便是打我的脸了。”

    这话掷地有声,四周的百姓纷纷抬头。

    人群中传来抽气声——他们曾听说华夏大统领亲民,却从未想过竟会在泥水中跪见百姓。

    “这大统领果然如传说中的一样没有任何架子啊!”

    “可不是!这才是真正仁慈的君主,根本不像那些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可以比的!”

    “是啊!大统领可是战战冲在最前面,天下虽然是他打下来的,却不贪恋权位,听说华夏国事都是左右相在处理!”

    许子霖并没理会身后人们的议论,扶着老人

    “老人家,这里下雨路滑,你慢着点,这军营啊!不同你家中,这里啊到处都是积水,我这可是招待不周了哦!”

    “哈哈!”或许许子霖并没有架子,让老人家忐忑的心放下来不少!

    赵阔海等人紧随其后赶到,见状正要上前劝阻,却见许子霖抬手制止,目光扫过众人沾满泥浆的裤腿:

    “赵将军,即刻命火头军支起十口大锅,熬煮驱寒姜汤。郑将军,将西侧的辎重大帐腾出来,先安顿老弱妇孺进去避雨。”

    “大统领!”李俊武急得直搓手,

    “西侧营帐堆放着粮草辎重,万一有奸细混……”

    “住口!”

    许子霖转头时,眼中寒芒乍现,却在看到人群中缩成一团的孩童时,瞬间化作春水,

    “若连百姓都要防备,我华夏军何谈‘吊民伐罪’?”

    他站起身,解下腰间的玉带钩抛给李俊武,

    “去把我的私库打开,取出棉毯和粟米饼,分给带小孩的人家。”

    宋明礼抬头望着眼前淋得透湿的身影,忽然老泪纵横。

    他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竹简,双手高举过顶:

    “大统领请看!这是老朽抄录的《华夏新政》,自贵军屯驻荆江以来,对岸百姓皆言‘许公治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今我陵都百姓恳请大统领进驻府城,救我等于水火!”

    竹简上“均田令”“商税则”等字迹清晰可辨,许子霖指尖轻触竹片,触到几处被泪水洇开的痕迹。

    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华夏推行新政时,也曾有老学究跪在宫门前抗议,却从未想过,这些竹简会越过国界,在敌国百姓手中辗转传抄。

    “老先生,”

    他扶着老人,声音里带着哽咽,

    “是我许子霖来迟了。”

    说着转身望向人群,提高音量,

    “诸位父老听着!三月内,我华夏军必当踏平楚国皇都,还天下一个太平!待战事了结,

    我定当亲率工匠来修水渠、建学堂,让陵都的孩童都能读上书,让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白米饭!”

    “大统领万岁!”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声,人群顿时沸腾。一名抱着襁褓的妇人挤到前排,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