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她们这些人的性命难保,打草惊蛇之下,就连今天晚上的夜袭的计划,也会被提前察觉到异样的突厥守军加强戒备。
那时别说偷袭了,就算是想要攻城,面对铜墙铁壁般的防御,也只会落得个损兵折将的下场。
宝音公主攥紧银鞭,刚想建议那位气质看起来特别不凡的袁先生,要不要先派几个人过去打听打听。
反正距离也不远,一来一回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却不料,那位袁先生对自己的推演深信不疑。
这会工夫已经将那些休息了整整一天的士兵们喊了起来,正在整理着装,检查武器。
看他们一身的突厥伪装服饰,宝音公主明白过来,就算没有她们一行人,这些人也已经做好了混入城中的准备。
只是在身份上,没有他们来的方便而已。
想到这里,宝音公主也不再多言,朝一旁的护卫首领点了点头,示意他召集人手。
很快,凛冽的寒风大雪中,薛延陀死士们迅速集结,弯刀在风雪中映出冷冽的光。
见到明明是袁天罡一行人先行准备,没有想到他们都已经集合完毕了,袁天罡一行人却还没有集合完。
这让宝音公主忍不住的皱眉,就在骑着战马的宝音公主,等待袁天罡一行人时。
骑马而来的袁天罡,却将一捆白色的布条塞进了宝音手中。
“将这些布条系在右手胳膊上,这是老夫与燕王殿下事先约定好的,因为估计到,到时候战场局势混乱,我们又都是伪装成突厥人的模样,以此辨认友军。”
“好缜密的心思。”
宝音公主心中暗惊,脸上却不动声色的将手中的白布条,分发给薛延陀勇士。
待到所有人都系好白布,袁天罡朝着宝音公主点了点头,率先率先策马踏入狂舞的雪幕。
他身后的燕王卫们立刻催马跟上,突厥战袄在风雪中翻飞,摩擦出冷硬的声响。
见到这些刚才还表现出一副懒散模样的中原人,此刻却展现出令行禁止的可怕纪律。
如出鞘利刃般锋芒毕露,被他们展现出来的豪气所影响。
薛延陀的勇士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夹紧马腹跟上,弯刀在腰间随着战马颠簸轻晃,映出的冷光与风雪。
夜晚的风雪真的是大,大到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嘴。
似千万把钢刀刮过众人的面颊,打的人生疼。
出来没一会的宝音公主,尽管戴了一个面纱,还是被风雪灌得满脸刺痛。
面纱上也很快结满冰霜,冻得她脸颊发麻,几乎失去知觉。
不过这时的她,也终于明白袁天罡他们,为什么会把偷袭的时间,定在现在了。
因为这般狂暴的风雪,不仅是绝佳的天然屏障,更是突厥守军懈怠防备的温床。
呼啸的风声掩盖了马蹄的轻响,翻飞的雪幕模糊了了望塔的视野,即便是最精锐的哨兵,在刺骨的严寒中也会因呵气成霜的困窘而分神。
最重要的是,只有疯子才会在这样滴水成冰的寒夜发动突袭。
十几里的路途,虽说因为风雪从而行进艰难。
但好在众人皆是精锐,一炷香之后,他们也接近抵达了定襄城郊所在的位置。
“看样子,燕王得手了!公主,该我们上场了!记住你的任务。”
说话间,袁天罡和云安等一行燕王卫,就下意识控制马速,落在宝音公主一行人身后。
宝音公主还在试图理解袁天罡这句话的意思,下一刻,定襄城突兀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只不过此时的定襄城,与一个时辰前看到的定襄城轮廓截然不同。
当时,虽然因为距离远,看到的画面比较模糊。
但定襄城还是一片安静、和谐的模样。
可此时的定襄城,像是处在一片火海中,火舌舔舐着雪幕,将半边天染成诡异的赤红色。
到处都是喊杀声、惨叫声以及火焰燃烧木柴的爆裂声,仿佛整座城池都在痛苦地呻吟。
数不清的突厥人,像一只只无头苍蝇一般在营地内乱窜,有的举着弯刀盲目挥砍,有的朝着起火处狂奔试图救火,更有一些贵族抢出一些财物,从而骑马逃跑。
人生百态,莫过于此。
有道是旁观者清,刚刚进入战局的宝音公主看得分明。
这次袭击而来的燕王李恪,带领的骑兵其实并不多。
但那些突厥人像是已经被燕王李恪的突袭,彻底击垮了胆魄。
燕王李恪也是艺高人胆大,将手下的骑兵,以五十人亦或者百人为一队。
分散成数支小队,如尖刀般插入突厥大营各处要害。
他们并不恋战,而是专挑粮仓、马厩、帅帐等重要目标下手,纵火焚烧,制造混乱。
每支小队配合默契,一击得手便迅速撤离,在雪夜中神出鬼没,让突厥人根本摸不清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