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他们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中原人。
就算已经做好了伪装,也难道到时候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乃是萧皇后手里的——传国玉玺。
并且,就算他率先抢到传国玉玺,等到突厥大败,那些前朝跑到突厥避难的遗老遗少为了活命,讨好当今皇帝李世民,想必也会走漏风声。
当今皇上李世民的皇位,本就不是顺位继承,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对他的非议从未停歇。
玄武门之变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头上。
而这枚象征着华夏正统的玉玺,作为 “君权神授” “正统”的象征。
若能寻回,对他稳固皇权大有裨益。
所以,到时候他的目光和注意力,九成会紧紧聚焦在传国玉玺的下落上。
到时李世民以举国之力,甚至不用举国之力,只需调动征讨大军一部分力量。
到时顺藤摸瓜之下,袁天罡也有些担心他们会因此暴露。
要不然,燕王李恪在得知到“传国玉玺”的确切下落之后。
在胜州和定襄城外,溜达了一个多月,也没有贸然行动。
他深知此事牵涉甚广,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袁天罡现在就发现一个问题,等到燕王殿下他们成功偷袭定襄城。
到时那些突厥人逃跑,就算他们成功劫住他们。
只是他们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汉人,做不到任何蛛丝马迹都不留下。
可当现在遇到了宝音公主一行,情况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这些人全是生面孔不说,而且因为薛延陀叛变颉利可汗,天然与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
不过,毕竟事关重大,也容不得他大意。
很快,袁天罡心中便有了计较,他朝着宝音公主说道。
“既然公主这么坦诚,那老夫也就懒得弯弯绕绕了。不知公主可是对我家燕王殿下......有意?"
袁天罡拖长语调,不时的拨弄篝火,那双睿智的眼睛,在火光下闪出一道狡黠的弧光。
如果说刚才的宝音公主,脸上还只是泛起一丝的红晕,这会的脸颊已经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跳跃的火光照得她耳尖发烫,连带着鬓角的碎发都仿佛染上了霞色。
她咬了咬下唇,半响过后,却勇敢的抬起头来,直视袁天罡的眼睛。
“袁先生,好果然慧眼如炬!不错,宝音确实对燕王殿下心生爱慕。"
说到这,她将父亲夷男可汗欲与大唐接亲的事情,也如实告诉了袁天罡。
袁天罡从她的话中得知,在夷男可汗欲把她嫁到大唐联姻后,宝音公主知道,像她这样生长在大部落的女子,婚姻从来都是部族利益的筹码。
她也知道,终会有那么一天。
可现在她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够让自己爱慕的,并且能够选择的人。
她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最后,宝音还将她前往长安,去找李恪的事情,也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袁天罡。
在确定宝音公主对燕王李恪的情意并非一时冲动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也让袁天罡默默下定决心。
"公主果然与众不同。不过..."
说到这,袁天罡话锋一转,开始给宝音公主下套道。
"殿下如今肩负重任,公主既然对燕王殿下痴心一片,不知道可想助他一臂之力,眼下正好有个机会。"
“是跟你们来这有关吗?”
宝音公主不愧是夷男可汗的女儿,对于政治信息的捕捉,极其敏感,立刻从袁天罡的话中嗅到了关键信息。
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眼冒金光的看着袁天罡道。
袁天罡也被她的急智,吓了一跳,随即恢复平静道。
"公主果然聪慧。"
下一刻,他看了看跟随宝音公主一起进来的侍女,以及护卫首领一眼。
他这番动作的意思非常明显,宝音公主立刻就领悟了过来。
只是她并没有将他们俩喊出去,而是对着袁天罡道。
"先生,还请放心,她们俩都是我的心腹,从小与我一同长大,绝对可靠。"
袁天罡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二人。
那侍女虽然年纪尚轻,但眼神坚定;护卫首领更是目光如炬,一看就是一个杀过人的老手。
“既然公主这么说,老夫自然信得过。”
于是,便将他们这一行的目标,告知给了宝音。
说完,袁天罡还故意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盯着宝音公主。
"此事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公主当真愿意冒险?"
宝音公主直视着袁天罡的眼睛,声音坚定而清晰。
"先生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