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 第450章 纠结的李靖

第450章 纠结的李靖(1/3)

    “就算你这番说辞能说服老夫,"李靖突然话锋一转,目光如电。

    "但朝堂之上,那些御史言官可不像老夫这般好说话。为何不乘此机会,一起回到云州大营,完成了护送任务,就能将三千燕王卫全须全影的召回到麾下,根本不用冒险收编那些突厥骑兵。”

    马周自然不会直接说,我家殿下自然是不想听从您的节制和调遣,想要最大程度上,保持燕王卫的独立性,以及作战自由。

    他略一沉吟,拱手答道:“大总管明察,非是燕王不愿归建,实乃草原局势瞬息万变,殿下不愿放弃后面极有可能发生的战机。”

    他顿了顿,走到大帐中间的沙盘前。

    ‘您瞧,这归附的突厥九部与颉利的牧场接壤,他们的反叛,不仅再一次简单直接的削弱了颉利可汗的实力,也极大的影响了颉利可汗对其他部落的掌控。”

    马周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面对突厥九部动摇根基的反叛,燕王殿下料想到,好大喜功,且喜怒无常的颉利,必然可能会派遣军队前去报复。”

    “那时便是天赐良机——以一千的九部骑兵为诱饵,佯装败退引颉利主力深入。届时我军便可半路设伏,以有备击无备,一举歼灭来犯之敌!就算不能打破颉利可汗目前的部署,也能消灭一部分有生力量。"

    李靖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燕王殿下好算计!"

    说完,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马周,试探性的问道。

    “只是不知道,燕王殿下这一次设伏的地点,选在何处?"

    而听到李靖的询问,马周心里悄悄“咯噔”了一下。

    作为一个奉李恪之命,前来交接任务,顺便做收尾工作的他,哪里知道李恪的后续计划。

    更何况,待在李恪身边的老人都知道,李恪不是那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

    往往喜欢因时因势地制定计划,天马行空地布局,他哪知道李恪现在的计划。

    但做大事的人,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尽管心里面波澜微起,但脸上却浮起笃定笑意。

    脑中心思百转,片刻间便有了主意。

    他从容不迫地指向沙盘上,最终停在阴山余脉以北的一处峡谷,侃侃而谈道。

    "大总管请看,此地名为'狼牙谷',两侧山势陡峭,中间最窄之地,仅容十骑并行,乃是定襄城通往九部草场的一处必行之地之一,殿下有意在此处设下埋伏,试试运气。”

    苏定方见到之后,赞赏的点了点头:"倒是选了一个设伏的好地方,若在此处设伏,只需在上方堆砌滚木礌石,再以强弩封锁谷口,任他颉利有十万铁骑,也插翅难逃。"

    尉迟敬德却猛地一拍案几,震得茶盏里的残茶飞溅。

    "说得轻巧!那颉利老贼精得跟狐狸似的,就不会派人探路?"

    对于尉迟敬德提出的质疑,马周从容一笑,并没有反驳。

    毕竟刚才他也说了,从定襄城通往投诚的九部草场的路,有很多。

    燕王殿下只不过去碰碰运气而已,并不是说笃定颉利的报复人马会从此处经过。

    马周不知道,他随意而指的这处地点,几乎与李恪现在赶往的地点大致相同。

    只不过,他只是暂时隐藏踪迹的地点,他真正的目的乃是定襄城。

    倒是,李靖在看到马周所说的地点之后,便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毕竟,在叫苏定方集结训练三千精锐骑兵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现在突然看到李恪,也率领骑兵奔向自己计划中的地点,李靖心中除了不由生出一丝英雄所见略同的感慨外。

    也担心李恪这莽撞的行为,会不会引起突厥人的警觉。

    若是李恪的出现导致颉利察觉异动,那他苦心筹划的奇袭定襄城计划,必将功亏一篑。

    李靖神色凝重,指尖无意识地叩击着案几,发出规律的 “哒哒” 声。

    另一方面,这个计划本就突出一个奇袭,讲究快准狠。

    所以,携带的兵力也不能太多,不然就容易暴露行踪。

    原本他带着三千的兵力,就有些冒险。

    现在,李恪在那边也屯着三千的骑兵,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增援。

    只要,李恪不曾被发现,那这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就无限放大。

    一时间,饶是李靖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也不禁在心中反复权衡利弊。

    ......

    北齐后主天统三年,突厥汗国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东突厥大体上以金山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

    但随着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

    原先突厥民风淳厚,政通质和。

    直到颉利可汗重用汉人“赵德言”,突厥的发展,开始偏离传统,由荣转衰。

    此人出生于世家望族,家境殷实,受到良好的教育。

    也曾做到刺史之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