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儿臣已经长大了!儿臣也想出去学历、历练一番!"
只是,很可惜,李承乾上面的那一段话,不只是光讲给李泰听得。
同时,也是讲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听的。
在听到李泰的反驳后,李承乾不慌不忙地又补了一句:"四弟有这份心自然是好的。只是..."
他转向李世民,语气诚恳,"父皇,边关苦寒,四弟自幼体弱,若有个闪失,儿臣恐怕担待不起。"
这句话,直接堵死了李泰前往草原的可能。
李世民摩挲着腰间玉带的动作骤然停顿,想起李泰去年寒冬感染风寒卧床半月,太医院的太医们日夜守在魏王府的情景,眼底的意动彻底化作了犹豫。
“青雀,你大哥说得在理。你连感染一次风寒都要养旬日,更别提草原上的风沙刀剑。”
只不过,在李世民瞥见李泰攥得发白的指节后,有些溺爱的他,语气又放缓道。
“你大哥也说了,你是个读书种子,你之前不是说,想编撰一本一本贯通西域诸国的地质书籍吗?”
李世民鼓励的说道:“朕允许你在府邸内设置文学馆,自行引召学士。若是将来能够刻版印行,这不也是一件流芳百世的大功。”
听到李世民的这句话,刚才还吵闹不休的李泰,那双泛红的眼睛瞬间亮起。
他猛地抬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全然不顾眼角未干的泪痕,急切地抓住李世民的袍角。
“父皇此话当真?”
“朕一国之君,岂有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之理?”
“那有什么奖励吗?”
“你想要什么,父皇就给你什么。”
听到李世民的这句话,李泰看向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嘴里喃喃道。
“儿臣倒是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只是儿臣现在住的太远,儿臣想要住的跟父皇和母后近一些。”李泰声音渐低,眼中流露出几分依恋和不舍。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疼惜。
长孙皇后温柔地将李泰从地上拉了起来,抚了抚李泰的发顶,柔声道:“青雀是想搬回宫里住?”
李泰微微点头,低声道:“儿臣……儿臣想每日都能见到父皇和母后。”
李世民朗声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只要你着书成功,那朕就准你搬回太极宫,将千秋殿赏赐给你,如何?”
“不要,儿臣听说,父皇和母后想将寝宫从甘露殿搬到立政殿去,儿臣若是住到千秋殿,岂不是离着太远了。”
说到这,李泰眼中闪过一道狡黠,低声道:"不如……让儿臣住进武德殿如何?这样既能日日向父皇母后请安,又能随时讨教学问。"
李泰的这句话一出,李世民还没有反应过来,长孙皇后却先变了脸色。
刚才的温柔霎时间变成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胡闹,武德殿岂是你该住的地方?"
而长孙皇后之所以突然间变得这么敏感,盖因为隋文帝曾在此殿大会群臣,即位之初的李世民也曾在武德殿听政,从政治的角度而言,武德殿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方。
见到突然发火的长孙皇后,李泰故作懵懂的眨了眨眼,满脸天真道。
"母后,儿臣只是想着武德殿离立政殿最近......"
"青雀,国家规制关乎国体,岂能儿戏?这样的话,以后莫要再乱说了,这样吧,让你父皇安排你住进安仁殿,那里离立政殿也不远,方便你往来请安,如何?”
相比较,长孙皇后较为剧烈的反应,李世民反倒显得较为平静。
只不过,眼下长孙皇后在教育儿子,他不方便插嘴罢了。
他负手而立,目光深沉地注视着这对母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李泰眼底闪过一丝不甘,但很快又扬起笑脸:"好的,儿臣听母后的。"
说完,他还不忘转身朝李承乾甜甜一笑:"大哥不会介意吧?"
......
“袁先生,要不等风小一些,再出来绘制地形图吧?这天实在太冷了一些。”
定襄城外,文山上。
一位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仅露着一双眼睛在外的青少年,对着一旁同样包裹严实,做突厥打扮的身影说道。
这道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已经消失近半个月的一代妖人袁天罡。
在李恪即将率领燕王卫出征踏入草原时,也欲带上这位精通看向算命、观星望气、六壬及五行的术数大师一同前往。
毕竟,有他在,在草原上,就不存在迷路一说。
然而就在出发前夕,李恪派遣人去寻找袁天罡时。
却被告知,袁先生带着五十名燕王卫,拿着他签过的调令,牵走双倍的战马,提前出发了。
李恪那时才想起来,在与袁天罡聊起过